設計在於貼近眾人心──2016台北世界設計之都

Imagination Code / Yolin Tsai

  一場由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所發起的盛大活動正在2016世界設計之都──台北正式展開了,首先登場的便是由歷年設計之都 :2012 芬蘭赫爾辛基、2014 南非開普敦以及未來的2018墨西哥的正/副市長和設計總監以及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等人所共同參與的國際設計政策論壇。主辦單位為參與者準備了許多詳細資料和聽翻譯用的耳機,貼心地放在紙袋內。

%e9%99%84%e5%9c%96%e4%b8%80附圖一,國際設計政策論壇當天主辦單位提供的詳細資料。

  台北市長柯文哲當天在台上這麼說:「要改變台灣,先從首都開始,而改變台北,則從文化開始,透過改變文化,設計一個更好的台北。」文化局長也有提到:「設計不是為了少數人,而是為了眾人。」台北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自由都市,因此造就了文化高度包容性,從街角的文創小店,到大馬路邊的異國餐廳,甚至天橋下的公共空間,處處都可以發現設計的身影,隨著近年來設計產業的興盛,這座城市也正正的在改頭換面。

附圖二.jpg附圖二,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所準備,關於台北設計之都相關成就。

  首先就是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廣告招牌,這是一個常常被拿出來和日本街景對比的問題,在台灣的招牌使用了飽和度較高的顏色和高對比性,只是為了能讓它顯眼,吸引更多的關注,若每個店家都這樣想,會使得街景就看起來很不自然,「小招牌製造所」就是這次其中一個改變台北的設計計畫,也是我最期待的部分,這計畫邀請到了19位創意工作者,針對傳統民生店家,理髮廳、傳統市場等,以店家故事背景著手改造,設計具有美感又符合店家特色的新型招牌。

%e9%99%84%e5%9c%96%e4%b8%89附圖三,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所準備,關於招牌色彩再造計畫準則。

  除此之外,這次論壇還請到另外一位大人物,仁寶電腦創新設計部副總經理──陳禧冠,「設計是工具,不是目的。」這是他說過的一句,台灣設計產業若要突破現狀,嘗試與大型產業整合創新所必須了解的事情,由於台灣創新設計人才已經到了過飽合的狀況,每年還在不斷增加由各種設計學系畢業的新鮮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要如何將豐富的設計人才資源,與全球接軌,不要侷限在國內,是台灣目前要面對的課題,他建議除了在充實鞏固核心實力,更要與具有潛力性的產業接軌,開創全球布局的霸業。

附圖四.jpg附圖四,陳禧冠副總經理上台留影。

  最後來到了國際設計政策論壇總結的時刻了,由天下雜誌社長吳迎春邀請了今天上午所有國內外講者上台共同論述總結,由於講者們的智慧經驗沒辦法由我三言兩語草草論述,前面內容還是都以台北為主軸,但是有一個幾乎所有講者都有提到的重點,「設計的出發點為人,目的是要更貼近生活,讓這個社會更美好。」設計者發現存在社會中的問題,並且設計出幾樣甚至一樣產品,進而改變,這是台北文化局長所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一個多月前的颱風過後,雖然北部受到重創,但當天早上他上班經過天橋下一處由西班牙創意設計團隊Basurama 利用廢棄路燈及回收物品為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打造一座遊樂場時,發現一位早起買菜的奶奶坐在鞦韆上面開心的盪著,這時他內心想著,能夠將本來堆放廢棄物和無業遊民聚集的地方改造成這樣一個社區居民都能認同使用的地方,這一切的努力真的都很值得。

附圖五.jpg附圖五,國際設計政策論壇上午場座談討論留影。

  經過這次的國際設計政策論壇,讓我對於設計又有更不同的見解了,我們可以為了日常生活方便而設計,也可以為了增加美感和便利性,但我覺得最有意義的還是為了整個城市甚至國家的居民而設計,改善一直以來存在於社會的某些惡習,能夠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更美好,我想這是除了吃飽穿暖之外,也是現代人所必須追求的。


Imagination Code / Yolin Tsai

DNA的組成代碼是A、T、C、G,若想像也有代碼那會是甚麼樣子的呢?

澎湖人,大學時期跑到了花蓮,從此開啟了自己骨子裡一直擁有的旅行因子,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如今在台北生活,這個充滿設計和創造力的都市,憑藉著對藝術和旅行的些許喜好和熱情,持續著自己的旅行, 尋覓著每個城市人們錯綜複雜的想像力。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