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生活節:明明可以簡單,為何卻偏要複雜?

pic1第四屆圓夢寫手團長 朱思瑜

「複雜生活節,是我自己辦過最討厭的活動,每年我都在驗證自己的信仰是真是假。今年來的人,會不會明年就不想來了呢?」

(節錄自「複雜生活節」重要推手——許皓甯)

緣起

時序跨入五月的那晚,我注意到許多朋友們紛紛在 Instagram 上更新近況:

「最可怕的五月來臨了。」

「迎接忙到爆炸的五月!」

「期末考不是在六月嗎?為什麼五月會被說是最忙碌的月份?」身為這學期沒有參加營隊、系隊或表演活動的我,平常在學校的時候,想來自己無事一身輕的樣子大概十分令人生厭吧!

早在兩個星期前,我便已訂好高鐵車票,預計在五月底回家一趟。一週後,我無意間在 Facebook 上看見「複雜生活節 III」 釋出的文案,粗略瀏覽相關資訊後,便對這個「複雜」的活動生了些興趣。我立刻私訊曾經參與第一屆活動的學姊,並幸運地得到她極具感染力的回饋:

「這是我遇過交流密度最高、收穫最多的活動了吧!」

「複雜生活節可以說是我在課業以外世界的啟蒙。」

今年,複雜生活節正好選在中山醫學大學舉辦——我簡直不敢相信如此盛大的聚會竟會辦在這裡!對我而言,就像有人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端到我面前,要我快來嚐一口。

於是,身為地主的我,便在好奇心與地利之便的驅使之下入了坑。

晨間活動:三方會談、帶狀演講、閃電秀

「三方會談」: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的面對面談話

最初我會受複雜生活節吸引,無疑是因為「三方會談」邀請到活躍於不同領域的講者們:唐鳳(中央政府)、林依瑩(地方政府)和劉安婷(民間組織)。前半段的會談圍繞在偏鄉教育的主題上,安婷身為 Teach for Taiwan 的創辦人,從她發表的內容和談話的語氣中,不難察覺安婷對於偏鄉是懷抱希望的。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這句話:

「創新來自邊陲。」

她表示,偏鄉地區對企圖創新的工作者而言,是良好的發展舞台。這幾個月來,我在樂寫團隊參與「偏鄉閱讀與寫作計畫」的推動。實際規劃過課程、寫了幾個教案,也協助批改小朋友饒富童趣的文章,讓我對於安婷的言論更能感同身受。

整場會談下來,雖然未能充分討論會前設定的許多主題,但能在一個議題上聽見三種身分各自的主張,我彷彿也跟著講者接力的發言不時切換視角,學著體恤不一樣的身分所背負的壓力和難處。

「帶狀演講」:數場演講現正進行中,你怎麼選?

一個時段內同時進行數場演講,你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坐下來靜靜聆聽。倘若講題不合你的胃口,你也可以悄然離開教室,沒有人會強迫你聽完全程。這裡是開放且自由的,同時,也教會你對自己的時間與選擇負責。我還是第一次參與如此特別的演講形式,是很新鮮的體驗。

「平庸設計師的生存指南」是我聆聽的第一場演講主題,講者是自稱「平庸設計師」的林慧秋 Chofy Lin 。坦白說,對於設計領域較少涉獵的我,在演講前還真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原先還在盤算中途要轉往哪一間教室,卻在慧秋的分享開始後,深深為她豐富的內容與精美的簡報所吸引。最後,我扎扎實實地聽完她全程的演講,也帶走許多實用的「生存技巧」。其中,「溝通時,先說對方在意的事」這點是我覺得最受用的。藉由說出對方在意的事來引起對方注意,進而仔細說明自己的訴求,將是促使溝通成功的不二法門。

我聽的第二場演講則是「貳貳柒 lab 227」的創業分享,講者李學誠非常幽默搞笑,逗得全場笑聲從沒間斷過。演講內容圍繞著他們從無到有的創業故事。從承租店面、內部裝潢、倉儲物流,到菜單的設計、品牌與行銷,迫於時間與資金的壓力,他們總在 deadline 前向業者開出「史無前例」的要求,比如要求室內設計師在十日內做好裝潢。

帶著極放鬆的心情聽完貳貳柒的分享,那些創業過程的辛酸血淚,都化作舞台上的談笑風生。在品嘗到碩果前的苦難和磨練,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沒辦法感同身受的吧?

pic2

閃電秀:給你 6 分鐘,說說你在做什麼?

在只有短短 6 分鐘的時限內,如何把自己現正努力的計畫傳達給聽眾知道,十足考驗著講者。既不能為了求「講多」而「講快」,勢必得在「講什麼」上反覆思量:「應該如何選材?說故事的順序要如何調整才吸引人?」至於台風和口語表達能力則不在話下,精美的簡報或多或少亦有加分的效果。

白天的活動在閃電秀畫下句點,許多講者沒能來得及在閃電秀中與聽眾分享的細節,都留到晚上「複雜生活村」的夜間談話。

夜間談話:白天沒說完的,喝一杯後繼續聊

夜幕低垂,晚上的活動也在月色下揭開序幕。位於逢甲的住處分成四個館,移動上有些不方便,但仍然不減與會大眾交流的熱情。

各館中大部分的房間都有預設的討論主題,前面提到的「閃電秀」講者們也會出現在房內,與我們更進一步認識與討論。大家可以自由進出房間、加入話題,或是四處結交朋友。此外,還有貳貳柒準備的調酒能免費暢飲,整個晚上可說是十分痛快。

一開始,我和同寢的朋友們攻佔了一館閣樓的房間,圍成一圈閒聊。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圈也越圍越大,交流上變得不方便。於是,大圈圈分裂為數個小圈圈,這圈聊到一個段落後就加入別的圈;這房聊到一個段落後就再移動到別的房、乃至別的館。

我想,我在那整晚說最多的話一定是:我叫朱思瑜,現正就讀中山醫醫學系一年級,沒什麼豐功偉業。(一定要補最後這句!因為我真的沒什麼好跟人交流的才能。)

大多時候,我靜靜聆聽其他人的對話,偶爾拋出幾個問題、補上一些突然跳入腦中的想法。看著眼前這些「複雜」的人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

明明可以簡單,為何卻偏要複雜?

凝視實驗:在他們眼中,你看見什麼?

在一定的時間內,兩個人全神貫注地凝視彼此的雙眼,你可以笑、可以換姿勢,亦可以眨眼,但是目光不能從對方的瞳孔上轉移,這就是凝視實驗。

活動開始前,主持人藍凱柔先詢問大家的嗜睡指數——因為當時已經過午夜了! 1 為完全無睡意, 5 是躺下來就能入睡的程度,我評估自己約落在 3 。

第一回合 | 3 分鐘:極度想笑,大概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笑,所謂笑是會傳染的,此話真不假,尤其當你泡在此起彼落的笑聲中。笑大概是為了化解被注視的不自在感,畢竟過去從來沒有長時間的凝視經驗。

第二回合 | 5 分鐘:前面還會微微想笑,不一會兒就進入放空狀態,端詳著對方的五官和配件,腦中開始盤旋起各種想法:還沒做完的工作、久未聯絡的好友、昔日的舊情人等等。周圍的笑聲明顯少許多,只剩下音樂的節奏在空氣中律動。

第三回合 | 10 分鐘:感覺特別漫長的一回合,從原本的 5 分鐘一口氣變成雙倍的時間,再加上肆虐的睡意令眼皮越來越沉重……嗜睡指數上升到 4 。不斷變換姿勢,用力眨眼以保持清醒。該回合結束後,與我對視的人問我:「你是不是剛經歷什麼難過的事?」接著說看見我的臉從黑暗又變得光明。霎時覺得真的有被看透的感覺!

第四回合 | 15 分鐘:稍微沒那麼想睡了,腦袋又開始運轉,想著回去後也要和朋友進行凝視實驗,或許在沒有睡意的干擾下能有更深的體悟。最好笑的應該是當對方舒展筋骨時,一腳伸長到我這邊來,而我以為我的飲料打翻了,在不移動眼球的情況下彷彿瞎子摸象,伸手亂抓、想把杯子扶正……惹得旁邊的組不禁失笑。

結束凝視後,凱柔引導大家發表自己看見了什麼。有人說他會想像眼前的人過去與未來的樣貌;有人說自己想起往昔沒有好好說再見的朋友;有人則在對方的瞳孔中找尋自己的倒影……這次的凝視實驗是很特別的經驗,也讓我對於這個活動的起源和發展產生好奇,如果還有機會一定會再參與,也期盼自己能在過程中看到或找到什麼。

參與完凝視實驗後,我大概就呈現半夢半醒的狀態了吧, 302 房在活動結束後瞬間淨空,剩下的人便漫無主題的閒聊起來。那段空檔是比較隨興的時段,幾個大學生聊聊過去的高中生活、現在的價值觀,以及對未來的想像,還有為什麼來參與複雜生活節。

pic4

回到先前我的提問:「明明可以簡單,為何卻偏要複雜?」在此我要先繼續補上主辦人皓甯的話:

「我們要花多少年的時間,反覆對自己說,是我不夠強、是我不夠好,所以我要繼續往前走?

20 年、 15 年、 6 年……?

我們要撐到什麼時候,才能原諒自己說,我夠好了,這世界是我要的了,可以下班休息了?

如果那天永遠不會到來,那我們是否也能悔憾的離開,告訴自己我夠了、把事情做到底了,我是一個理想的人了,對自己而言。這是我覺得做事情最困難的地方,因為你永遠不會喜歡自己,你永遠就差那麼一點點。

你要遺憾死去,還是活著放棄?」

皓甯這一席話著實深深打動了我。是啊,正是因為永遠差「完美」那麼一點,所以我們遲遲不肯放過自己。也因此,我們拋棄了簡單的生活,選擇複雜,讓自己忙得焦頭爛額,卻又在夜闌人靜時質疑自己的選擇,悔恨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

可是啊,當別人告訴我們:,「在你談起自己的理想時,你的眼裡正閃閃發著光」,一切彷彿又都有了意義。

那正是我看複雜人們的感覺,也是我期許自己能達到的目標:成為一個談論起自己的理想時,眼裡會發光的人。

也許,往後每年的五月都將忙碌起來,且會下意識地特別空出兩個日子,留給複雜生活節。

我也期待明年與複雜人們再次相見時,每個人都有新的故事。

pic3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