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圓夢寫手/蕭柏亞
腦內播放著宋冬野的《斑馬》,騎著腳踏車NO NAME,從東華後門的志學街左轉,進了三條巷子後,從遠處便能聽到的吠叫聲,「小車庫」到了。
小車庫它並沒有門,屬於一個半開放的空間,禹彤學姐(以下簡稱大鴨)正在沖製一杯美式咖啡,「哈囉,我剛剛想說蝦趴怎麼一直在叫。」蝦趴是一隻黑色的米克斯,也是相當親人的店狗,「隨便坐啊!等我一下喔!」大鴨熱情的招呼。
等待大鴨的同時,抬頭望了望小車庫的裝潢,由許多別人不用的舊家具組成,深綠色的舊沙發是客人的椅子,一個低矮的衣櫃和幾個大木箱放上桌巾,搖身一變成為有質感的餐桌,靠近牆地一邊是大鴨的書櫃,而二手家具之外的地方就由一個個紅磚所堆砌而成,簡約且溫馨。
大鴨對於美食,堅持純手工製成,所有咖啡、飲料和甜點都是當日現做,喜歡料理的她,也時常開發新產品,老顧客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免費的「受試者」。
剛忙完的大鴨,為我端上一塊檸檬蛋糕和一杯花茶後,便和我聊起小車庫的誕生。
其實也是源於店狗「蝦趴」,蝦趴其實是一隻流浪狗,學長撿到牠的時候,是一隻毛都掉光,長滿寄生蟲的小黑狗,為了照顧蝦趴,所以在外面找了住宿,而住宿有一個提供汽車停放的位置,有了這樣的空間,讓學長興起了改造這個「車庫」的想法。
一聊之下才知道小車庫原來有兩段故事。最初大家都想賺錢,但畢竟還是大學生沒有開店的經驗,經營起來起起伏伏。一年後,原先發起的學長畢業,大鴨課業忙碌,所以小車庫暫時休息了半年,在這段時間裡,她重新思考了小車庫的意義。現在對她而言,小車庫不是店,反倒像是一個工作室,一個迸發著所有可能性的地方。
就像她在小黑板上寫的『不要執著於對咖啡的想像』,她也希望小車庫是一個能夠帶給人放鬆的地方,即使不認識的人相聚於此,都能夠一塊愉快地談天。
「尚恩好久不見啊!」小車庫多出了一個人影,原來大鴨都會為每位熟客取一個綽號,然後親切地向其他客人彼此介紹,雖然客人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仍然能夠在她健談的方式帶動整個氣氛,現在的小車庫就如同大鴨所期望的,一種放鬆的感覺。
每週四到日的晚上七點到十一點,配上一點咖啡與蛋糕的香氣,心血來潮也可以買點菜和大鴨一起搭伙,想聊天想認識新朋友,小車庫會是個不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