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市集,道地之餘亦環保

 

  北區圓夢寫手/蕭家碩

家裡用不到的舊物或不要的東西,除了丟掉或送給親朋好友,還可以做甚麼呢?

老物市集「購舊好」,取自諧音「夠就好」,主張讓物品使用的時間更長,生活過得更簡單。在4/23、4/24這兩天,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盛大開張。這裡結合了多家的二手商店,細細品味古物的同時,也提供舊物再生的互動課程。

室內廣場中,有各式各樣的古董家飾以及二手衣物,還有舊沙發繃皮改造,一張張脫胎換骨的沙發,展示著它的新衣和不失古意和典雅。在外頭,推廣「廢料再生」的活動,有舊衣服製作筷套、紙籐編織的交流,還有家具修理、廢木料製作吉他pick的教學。廣場的一角,有認同有善土地理念的音樂團體拿著麥克風和吉他引吭高歌,渾厚的旋律讓市集的每個人更有精神。

【附圖1】北二區_蕭家碩

【附圖2】北二區_蕭家碩

除此之外,購舊好市集也有相當多的蔬果攤位,推廣友善農耕、販賣有機蔬果及其副產品。農友商家把田裡的作物拿到城市,與民眾面對面享用。品嘗一口手作菠菜乳酪飯糰,再搭配一杯堅持以傳統手工製作的無糖黑豆漿,一股簡單的幸福湧上心頭。把綠色耕作變成創意的食品市集,讓經濟和保育有了美麗的交集。

【附圖4】北二區_蕭家碩

【附圖5】北二區_蕭家碩

購舊好市集也提供無形的生活點子。「共享糧倉」提供咖啡、豆漿蛋糕和麵茶,甚至鼓勵民眾帶自家吃不完的食物前來與大家分享;強調物盡其用的免費商店,陳列生活用品,鼓勵民眾用的到的就直接帶走,也歡迎帶來自家用不到的東西;旅行的人分享照片,跟民眾互動,提供他們的心路歷程,還有對搭便車、沙發衝浪、以工換宿的心得與技巧。其中最有趣的是無價書展,只要承諾看完書在後面簽名,並轉送給其他人,延續書的旅途,就可以把書帶走。減少購買,強調禮物經濟的佼佼者們,在市集中與大家相見歡。

【附圖6】北二區_蕭家碩

購舊好市集的用心,從很多小細節就可以得知。商家多提供紙袋,而非回收不易的塑膠袋;店家也歡迎買完飲品的客人,把使用完畢的塑膠瓶回收。不管是有形商品,或是無形服務,都不約而同地貫徹綠色生活的理念。

一位展場大姐說:「城市裡面的食物問題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呼籲民眾解決食物浪費的因應之道不應該是不斷生產、購買,而是分享。同理,如何增加舊物的附加價值,讓其永續利用,也是重要的課題。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