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區圓夢寫手/陳曉圓
在馬來西亞的大街小巷裡,任何傳統茶餐室都會有一道南洋傳統黃金早餐組合──烤麵包、生熟蛋和黑咖啡。這樣的一份道地早餐,不僅有著我的童年,也有著外公年輕時候的故事。
每一次與外公吃早餐,他總是感慨地說著他的故事。外公年輕的時候,因為生計被迫到台灣去謀生,留給外婆的是七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每一次當外公從台灣回到馬來西亞,他總是認為自己虧欠孩子們,讓他們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下長大,總會帶孩子們到傳統茶餐室去吃早餐。這樣的一份早餐,在當時,對孩子們而言應該是「最豐盛的早餐」了,而孩子們長大了之後,外公便把這份愛轉移到了孫子們的身上。
「一份烤麵包、兩顆生熟蛋、一杯黑咖啡」,就是這樣的一份道地的黃金早餐,記錄著許許多多馬來西亞人打拼奮鬥的的故事。
一份烤麵包、兩顆生熟蛋、一杯黑咖啡,也代表著馬來西亞人生活的奮鬥精神
這黃金早餐組合也許看似普通,尤其是那一碟看上去平凡無奇的烤麵包,裡面卻大有文章。老闆在烤麵包的過程中需要將麵包切成兩片,然後放在木炭火爐裡烤製均勻,再塗上馬來西亞特有的咖椰醬(kaya),最後放上兩片黃油(planta)而成。烤得香脆的麵包配上濃郁的Kaya醬,以及從黃油帶來的順滑口感,輕輕咬下一口就能感受到Kaya醬帶來的甜味、黃油帶來的鹹味,兩種不同滋味迅速在口中融化、散開。也許都是最不起眼的食材,但搭配在一起卻如此的和諧,相得益彰。
烤麵包的外層酥脆也是不能忽視的關鍵
烤麵包的美味,除了在於麵包外層的香脆,功不可沒的還有咖椰醬的製作。製作咖椰漿步驟看似簡單,但要將味道做得道地可不容易,必須把雞蛋、班蘭葉汁(Pandan)、棕櫚糖、椰漿混在一起,用小火不斷地攪拌熬煮七個小時,直到顏色變成金黃色,才大功告成。要把這些平淡無奇的材料做成讓人垂涎三尺的醬料,最關鍵的除了食材比例的拿捏以外,火候的掌控也是成敗的關鍵,好吃的咖椰漿必須能讓人感覺到椰漿的濃郁和斑蘭的清香,口感順滑濃密,兩種食材相輔相成,不搶任何一方的味道,才能算是成功。
烤麵包配上咖椰醬與黃油,美味難以形容
烤麵包和生熟蛋一般都會同一個時間被師傅端到面前,師傅不會幫你敲開雞蛋,因為吃下自己親手敲開的雞蛋,感覺才會更加的美味。小時候,就有師傅因為擔心我妹妹會被雞蛋燙傷而幫她敲開雞蛋,結果我妹妹難過的說她的雞蛋破了,而哭了一下午。
生熟蛋是一道顛覆傳統觀念的食物,因為咖啡碟子是用來吃生熟蛋用的,而杯子是用來裝蛋殼用的,吃的時候必須把生熟蛋敲開放在咖啡碟子,用小勺子去挖在蛋殼上的蛋白,滴上幾滴天然釀製的醬油,再撒上一小撮的胡椒粉,微微地攪拌一下。端起碟子,仰起脖子,咕嚕咕嚕地把生熟蛋喝下去,心滿意足地用舌頭把嘴角邊的雞蛋汁舔一舔,摸一摸鼓起來的小肚子,那種感覺是我們馬來西亞人最心滿意足的時刻。
而另一種特別的吃法,是由外公傳授給我們的,他吃完了生熟蛋以後會把黑咖啡倒在吃完生熟蛋的碟子中,一來是咖啡可以散熱,二來是可以將遺留在碟子上雞蛋都喝進肚子,雞蛋的餘香和黑咖啡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更別有一般風味。
這樣的一份黃金早餐組合,不僅記載著馬來西亞人民的傳統生活,更蘊藏著許多我童年時和外公的美好記憶。下一次到馬來西亞時,別忘了品嚐這道黃金早餐,體驗一下真正的馬國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