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作者的生活型態,真的是超令人羨慕與忌妒!尤其是在跨年前夕,每個人都會細數今年自己做了哪些事的時候,再看看作者的人生經驗就覺得未來還有好多的可能性,值得我們去嘗試!
首先,想成為行動的波西米亞人,就是要以「專業者」的身分生活。這裡的專業指的是擁有能在某個領域活下去的技術,提供絕對有自信的服務,並取得等值的金錢報酬。
這也是為什麼作者還是提倡工作很重要!把上班族時代培養出來的「公司經營技能」與「自己想做的事」相乘,最後轉變為自己的事業。作者也不是一時興起,就突然實行現在的生活型態。他們都是從大學時期開始計畫,分別工作6年和15年,直到40幾歲才實現了這個夢想。
世界在變.工作也從固定的時間與場所中解放
過去的公司以一間辦公室為據點,員工聚集在這間辦公室處理工作。然而放眼全世界,共享辦公室、共同工作空間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美國甚至有「可以使用全州的共同工作空間」這樣的服務。再加上智慧型手機和網路的出現,多數工作已經從「不在公司就無法處理」變成「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進行」。
公司的型態已經漸漸從「固定」轉為「流動」,透過通訊軟體,大家即使分散各地,照樣可以讓工作正常進行!
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也無法否認這樣的趨勢!像我公司的業務們也是一個月只進公司一次,其他時間則是透過通訊軟體與內勤、主管溝通,透過網路上傳報表。
既然這是趨勢,那經營者還不如鼓勵外出,帶回對本業有幫助的新點子與新人脈,因為這麼做或許更有機會帶來新的成果!
不要受限於不必要的常識與成見
將自己的人生依照「工作/生活/興趣」來「分門別類」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很快就要失去意義。拜現在的科技所賜,工作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機就能輕鬆解決,我們從固定的時間與場所中解放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行動波西米亞人有三個特徵:「選擇居住地點時優先考慮生活型態」、「生活就像一場旅行」、「打破工作與私人生活的區隔」
過去只要鑽研一項技能即可,但未來將是透過組合這些技巧,打造出獨創性的時代。把自己擁有的多項資源相乘,比起窮究單一事物更能提高獨創性!加強獨創性不僅能展現與其他人的差異,也能帶來「個人獨一無二的想法與產出」,而這樣的產出是一種市場價值!
作者們也不過是從上班族時代就做了許多準備與實驗,一再經歷失敗與成功,最後才摸索出現在的生活型態。
任何人都能當行動的波西米亞人,但無法立刻實現
不要忘記,花時間做好萬全的準備是不可缺少的過程!人家作者們也是花了將近20年才成為行動的波西米亞人!所以作者還特地整理一整章的篇幅,給大家具體的建議。也請各位放心,拜科技急速發展之賜,準備時間無疑可以縮短到三分之一以下,有可能花不到10年就能達成!
1.掌握「最低限度」的生活花費
「計算生活收支」與「學習財務相關的事」可說是必要的課程!家計簿可說是一面明鏡,反映出你多於消費的細項。作者在紐西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也是為了盡可能降低自己最低限度的生活花費。懂得消費,養成「極簡思考」的習慣,才能展開行動並發揮很大的功能!
2.累積為人生打下基礎的經驗
你必須確實培養「基本技能」,作為在社會上生活的根基,再來取得「專業技能」,以便帶來實際成果。作者要不是前幾年當上班族所訓練下來的技能,也不會有現在多采多姿的事業。而且當你細看作者的工作列表時,也會發現這都跟他以前的工作性質息息相關!
從現在開始,持續挑戰自我,培養出無論是誰都會刮目相看的專業吧!
3.善用「小眾媒體X社群網站」的傳播力
創作獨一無二的內容,拿出真本事鑽研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喜愛的事,最後讓你獲得曝光機會的舞台,必然是從小眾媒體開始。作者的做法就是製作企畫書上門推銷自己,算是蠻聰明的推銷手法!或許只有在這個關鍵時期可以勇於接受挑戰的人,才能把握機會。
4.徹底追求喜愛的事物,確立「個人品牌」
現在這個時代,只要能夠堅持鑽研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就能創造出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內容。你對這件事物越狂熱,內容的獨特性越高,最後必定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我們要做的,就是鍥而不捨地反覆研究、不間斷地持續發聲創作!
5.自己創造「多管道的小額收入」&「交換技能」
講白了點就是在工作型態下功夫,不需要短期高報酬的工作,而是要尋找「責任範圍不用太大」且可以長期持續不間斷的基本收入來源。不僅能改變目前的生活型態,也能提高自己的市場價值。擁有來自多個管道的定期收入,例如多筆小額收入或技能交換形式的收入,比依靠單一公司取得高額報酬這種「依賴型收入」更重要!

總結.遵循自己的意志設計人生
雖然任何人都能實現這種生活方式,但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我就想像如果自己有小孩的話,基本上應該也很難做到。不過,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壯大的實驗!
去思考如何讓想法更有創造性、學會擁抱變化,活得更自由!自己設計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即使做錯了,也是活著的證明!
人生只有一次,為了遵循自己的意志,靠自己的雙手設計人生!順從自己的心與直覺,因為你的心與直覺已經知道妳本來應該展現的面貌。不畏懼失敗,不斷地實驗與挑戰,如此才能打開通往全新人生的入口。
更多文章連結:安琪拉的設計人生
安琪拉的設計人生/陳儀庭
設計行銷無所不在,只要花點心思,任何人都能在生活中運用設計思考,創造更豐富的人生!設計及行銷跨領域創作人,專長於多媒體平面設計、品牌包裝與社群行銷。期望能用設計人的角度,徹底落實所謂的設計人生
現在的工作型態跟過去相差很大,感覺變動的速度也愈來愈快。不管是「波西米亞人」,或是前一陣子很紅的「斜槓青年」,很重要的一點都是自己需做好萬全準備,發揮專業能力。的確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工作模式,總結的段落我很喜歡:「自己設計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即使做錯了,也是活著的證明!」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