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森林的次級演替,從荒蕪到蔥鬱,精采動人。原始林遭破壞之後,形成荒野,草本植物覆蓋成原,經歷了先鋒喬木與耐陰樹種長時間的接力賽,森林縱向的層次儼然分明。藤蔓植物的登場,以刺、鬚、鉤和莖,為環繞大樹的利器,向上攀爬,穿越筆直的大喬木,橫向編織著森林,繪製著穩定的廣袤綠意。有著「台灣第一藤」稱號的鴨腱藤,以主莖扭曲旋轉,纏繞大樹,訴說著蔓延悠久的傳說。
漂。面對宿命考驗的去留
暮春,是鴨腱藤開花的季節,它的花是由許多微小的花聚集成一串,如稻穗般細長的花序綻放過後,卻能結出長達一公尺以上的巨大豆莢。當豆莢成熟落地或掉入水中,厚實的莢果開裂,種子浮現。烏黑堅硬的外種皮,提供了絕佳的隔水性,保護種子隨海漂流。
小時候,看安徒生「五顆豌豆」的童話,覺得前面四顆飽滿的種子,運氣很差,不是被吃掉,就是落在石縫或池塘,發霉腐敗,結束短暫的生命。而最後一顆種子,雖然天生個頭小,卻因為體重輕,飛得更高更遠,得到更多的生命可能性。長大之後,再看這個故事,發現一個豆莢,五顆種子,五種際遇,就像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們,大多數平凡無奇,僅有少數勇於嘗試冒險,僅有少數通過生命現實的考驗,更難能可貴的是,僅有極少數能成為他人生命裡的支持。
鴨腱藤必須凝聚龐大的繁衍力量,才能綻放數不清的小黃花,呈現數大即美的璀燦。它還必須儲存極大的生命力量,才能結實累累,護送種子離開,賦予傳承生命的重要任務。雖然因為商業用途或裝飾收藏,使得大部分的種子,平凡的生命受限,淪為人類私慾的炫耀。然而,萬物宿命由上天安排,只能接納順應,靠著與生俱來的天賦,加上成長累積的學習,面對生命的考驗,思考去留,選擇努力的方向,期待活出特別的精采人生。
(攝影:荒野蝙蝠)
轉。承擔肩負責任的勇氣
鴨腱藤讓種子進入漫長的休眠期,用厚實防水黝黑的包覆,護送襁褓的寶貝踏上漂流行旅,在睡夢中迎向傳承生命的第一道關卡。經歷載浮載沈的海漂生活,種子靠岸落地。
告別蔚藍,仰望天藍,環視柔軟的泥土,鴨腱藤的種子開始感受空氣的擁抱。此時此刻,是生命開展的關鍵,神奇的種子開啟閥,透過精密的計算,感應環境的溫溼度,確認萌芽的環境,褪下母愛的保護膜,終止流浪的休眠期。將母株的呵護深藏內心,新生的小芽,向下伸展探索土壤的胚根,向上挺直迎向天空的莖葉,成長的勇氣,在這連續轉換的過程裡,展露無遺。
十月孕期,寶貝在子宮裡悠游自得。無微不至的母愛保護著胚胎,無時無刻,透過臍帶一點一滴的吸收,累積新生的能量,等待出生的時機。在子宮收縮和產道擠壓的協助下,寶貝用盡儲存已久的力氣,衝破黑暗,來到人間,展現生存最初的勇氣,用強勁的哭聲宣示生存的開啟。
勇氣,從無助開始,透過學習和等待,方能累積轉換的功夫。在這無到有的生命過程裡,因為有母親盡責地注入慈愛,種子得以無所畏懼地向自然學習,人類的胚胎得以安全無虞地等待墜地,勇敢地承擔上天賦予的成長使命。
連。翻旋中的思考等待
藤蔓無法獨自站立,只能依靠樹木,蜷曲地邁向陽光。為了攀附相鄰的大樹,藤蔓的身體,特化成鈎;變化成鬚;轉化成刺;扭化成莖,彷彿穿著不同造型的鞋子,一步一步在樹幹上留下蛇行的印記。鴨腱藤的攀爬,屬於主莖纏繞,木質化的老莖有著螺旋翼狀的造型,在森林裡,肯定是一絕。
輕觸鴨腱藤的老莖,順著旋轉的蔓延望去,一端是以拔地姿態與土壤相連的根部,另一端是遙不可及,專注向陽的細小枝葉。兩端之間,數不盡的左旋,看不盡的右旋,這就是鴨腱藤翻轉飛旋的生命歷程。是什麼樣的陽光?什麼樣的風雨?遇見什麼樣的大樹?遇見什麼樣的夥伴?造就了每一次的旋轉。
旋轉,需要耗費力量。旋轉,也意謂著要繞路,要花更多的時間邁向下一個階段。原本柔軟的綠色細莖,在歲月的考驗下,旋轉成木質化的粗莖,經歷了難以想像的天災人禍,咬牙撐過去之後,形成陰影的空間,是昆蟲的家,是其他藤蔓攀爬的依賴,也是蝸牛躲雨的屋簷。能夠支持本身以外的生命,鴨腱藤,好美!
結。牽繫人對土地的感念
新生兒經過一年的學習,可獨自站立。再經過五年的練習,小孩就能隨心所慾地移動身體,不需要像藤蔓去攀爬大樹。獨行的鴨腱藤,追求陽光。群居的人類,需要家人的關愛和夥伴的支持,追求工作的成就和夢想的實現。成長的路上,身體是自由的,心靈卻未必自在。
透過坦誠的互動,連結家人和夥伴的關懷。透過能力的表現,連結工作和夢想的美好。惡性的互動,繫住的是不想見面的臉孔。缺乏自信的退縮,繫住的是原地踏步的困境。心結的兩端,是良性的連結?抑或苦痛的牽繫?單看轉念的態度使然。繫上的結,大小取決於鬆緊,而鬆緊又取決於拉扯的力量。生命的豐富於此繽紛多姿,對人對事,強取佔有,用力拉扯的結,緊扣地令人窒息。心安理得,緣份自然的結,寬鬆地令人自在。
慾望的追求,充斥著生活的日常,如同鴨腱藤奮不顧身向著陽光追去。努力的重要,堅持的美好,能讓慾望轉化為夢想,起飛實現。權貴的誘惑,無聊的妒意,卻讓慾望變質成傷害,難以復原。何不簡化慾望,反求諸已,向鴨腱學習,用旋轉停留來延長思考的時間,回頭看看泥土裡穩固的根,回頭瞧瞧一路成長的艱辛,向累積已久的能量庫,提領一些勇氣,再努力向前邁進。
披上紅布的百年鴨腱藤,陪伴人們生死結離,看盡歷史輪替,悲歡離合,積存了累世的智慧,成為自然信仰,連繫著人對土地的感念,也連結著人對上天的敬畏。日積月累的學習,人們以堅定的信念活著,四季循環的自然,賜予心靈平靜的慰藉。
鴨腱藤,謝謝你!
<鴨腱藤>
別名:榼藤子、烏鴉腱、刮痧果
科屬:豆科鴨腱藤屬
用途:
- 種子含皂素,過去當作清潔劑使用。
- 種子為民俗醫療刮痧工具,故稱「刮痧果」。
- 草帽製作時,種子是用來壓平草繩的工具。
- 早期小孩會把種子在地上磨擦生熱後,用來觸碰捉弄他人,又稱「電豆」。
特徵:
- 常綠木質藤本。鴨腱藤為國寶級最大的豆科植物。
- 海漂植物,種子又名「榼藤子」,直徑4-8公分,是世界上最大顆的藤類種子,種皮堅硬,隔水性強,能長途漂流遠行。
- 新竹縣峨眉六寮藤坪步道的鴨腱藤,已逾百年,老莖幹木質化,旋轉捲曲,蔓延長達一公里以上。
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穿越山林與人間,觀察生態與群眾,凝聽松風與脈動,嗅聞芬芳與氣息,品嚐鮮嫩與悲喜,觸摸綠動與冷暖。書寫對話,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