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生態旅行】山埔姜:細緻緊密的生命年輪

48059068_520969948381087_7736059329362526208_n.jpg

攝影:荒野台灣杉、荒野黃雀

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我喜歡大樹,它們的生命裡,滿溢著奉獻。撫手輕觸其粗壯的莖部,溫暖的樹皮紋理,刻劃著成長的背景故事,抬頭凝視,附生、寄生、攀緣的物種密布。動物的築巢,狩獵,路過,對戰,求偶,也在樹上。地底腐植層更是有著難以觀察的精采求生戲碼。大樹,強悍而脆弱的生命,油然而生的揪心微疼,總令我有著矛盾的敬佩。

新竹峨眉有棵山埔姜巨木,壯碩的樹幹披著粗厚的酸藤圍巾。曾經,它是不起眼的翠綠小苗;曾經,它是守護在地的伯公樹;如今,隱居在八寮的山林裡。和它相遇的過程,感謝天,我學會了好多,好多……

 

寡言,儲蓄生命的勇氣

植物的生命故事,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在每一階段,都蘊含貯存積蓄的等待。種子的休眠期,是生命最初的等待,當土壤、空氣、溫度、水分….一切成長因子的水到渠成,拔地而起的萌芽,開啟了累積成長能量的下一段等待。毫不起眼的小苗,脆弱無比,它必須觀察環境,適應天候,在合作與競爭交織的生活裡,儲存勇氣,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專注地奮力長大。

學習植物辨識,非常困難。就算勤走定觀,還是有種霧裡看花的困惑。為了避免慣性地記憶位置,獨行成了另一種自我學習的選擇。一個人拜訪陌生的環境,我發現相同的物種,有著不同的姿態與生長,如果能運用平日累積的觀察方式,辨識確認,真是莫大喜悅!如果無法分辨,也能享受當下專注的時間和空間,仔細觀察萬物奧妙,駐足讚嘆大地之美。山林獨行,面對孤獨,唯一的解答,是必須學會與萬物對話,包含自己,才能將孤單轉化為享受寂寞。

看著介紹山埔姜巨木的網誌,一個人出發去找樹。網頁裡有十多張照片,照著走到最後的2公里,我迷路了。向左必須直下切山谷,沒有夥伴的幫助,會有危險。向右必須開路,沒有手持開山刀的夥伴同行,就沒有路。經歷過一個人卡在峭壁上,天地不應,沒有退路,只能緊握著繩索的無助,這次我懂了,勇敢是要理解恐懼,我必須放棄,轉身找路,打道回府。

48182278_216914149228692_8104522550756769792_n

展翅,燃燒生命的熱情

植物的成長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每一時刻,都蘊藏四面埋伏的危機。陽光和水份的調度,空氣和溫度的適應,動物的啃咬,真菌的感染,藤蔓的糾纏,強勢物種的寄生絞殺,面對這一切,只要稍有不慎,植物是脆弱不堪一擊的。更遑論,還可能遭遇人類的砍伐。危機不曾消失,考驗越來越難,傾全力往下紮根,往上延伸,向兩旁伸展,唯有活在當下,專注成長,與環境干擾和諧共存,努力讓自己變強,用力讓自己站穩,持續生命的熱情,才能抵擋一切。

看著巨木山埔姜的照片,殘念的獨行之後,尋覓的念頭,依舊揮之不去。解說的時候,總是想像山埔姜神木的浩大,其實從未親眼所見,不喜歡這樣不踏實的分享,心裡頭總有個遺憾的缺口。決定請求協助,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放下麻煩別人的糾結,得到夥伴的友善支援。於是五個人,一把開山刀,出發找樹。一行人來到上一趟獨行的分叉點,相互扶持越過山谷,在陽光下探路,在林蔭下開路,跟在後頭的我,看著前頭夥伴的背影,心繫期待,感覺幸福。

歷經數小時的探勘闢路,走過捕捉獵物的陷阱,帶刺的植物,滿佈的蜘蛛網,鬆動起伏的石塊,行程裡充滿未知,堅持的信念帶領著大夥前行,看著滿溢勇氣的夥伴,心裡的熱情逐漸潰散瓦解,就在我開始猶豫,是否要拾回已經拋棄的糾結之刻,我們走出森林,來到陌生的馬路,接著竟連接上熟悉的寺廟。一趟無功而返的尋樹之旅,讓我好難過。失望之餘,又麻煩了別人,讓我很自責。我必須放棄,不能再冀求能力範圍外的事,拋下任性的固執,揮別想見到山埔姜的想望,日子才能繼續。但,誰料,有些夢,永遠不會醒。

48020611_571576153286962_2325906369116372992_n.jpg

分享,沈澱生命的能量

山埔姜的故事,寫在二百圈的年輪裡。攀附其上的酸藤傳說,也紀錄在後來的年輪裡。抬頭凝望,我看到好多纏繞交錯的藤蔓,好多小昆蟲的家,好多的蕨類,好多的苔蘚,當然也有好多的真菌,山埔姜堅韌的灰白根莖,穩實地矗立,開展的枝條,雖有斷裂,承載的能量,卻不受影響,勇敢地扛起無數的生命。掌狀小葉,密集成綠色的樹冠天幕,隨風搖擺婆娑,看顧著林下不起眼的初生小苗,也看盡了人世的繁華與荒蕪。到此一遊的人類,渺小地不值得被紀錄在年輪裡。

寫下二次的失望心情,期盼能好好收拾負面情緒,終結無聊可笑的願望。沒想到卻得到定位座標的資訊,加上之前詢問在地居民的訊息,第三次,十九個人,從另一個方向,出發找樹。一行人來到上一趟探勘走出的馬路,反方向繼續往下尋找,彎彎曲曲的下坡,蜿蜒的馬路,兩旁盡是高直聳立的大樹,群鳥飛越山谷,引吭高歌,徐風輕柔地吹,跟在後面的我,看著前方夥伴瞬間消失的背影,心存擔憂,感到質疑。

找到了!比對照片確認之後,實在是感到不可思議。堅持往前衝的夥伴,令我敬佩。感謝大夥,默默地守護我的找樹大夢,這一路上,我不孤單,也不害怕,卻反覆地放棄,而你們還是讓我繼續跟在後頭,包容,陪伴,照顧,支持。這份感動,筆墨難容,心中的奔騰,久久難以平復。我從未有過如此齊心眾念,透過分享別人的能量,來實現死而復生的心願。這樣的歷程,這份深刻的美好回憶,雋永珍藏。

47680952_761122397557373_7164115847567376384_n

<山埔姜>

別名:烏甜樹、山牡荊、薄姜木

科屬:唇形科牡荊屬

分布:低中海拔

花果期:花5-7月;果8-9月

用途:

  1. 堅韌耐朽優質良木,可用於建築、架橋、模型…..等等。
  2. 薪炭良材,耐燒少煙。
  3. 心材及根皮,具藥用價植。

特徵:

  1. 常綠喬木,高4-12公尺。
  2. 小枝四稜,老莖轉為圓柱形。
  3. 掌狀複葉,小葉5枚,紙質。
  4. 圓錐花序,核果球形,初果綠色,熟果黑色。
  5. 除了本篇分享的山埔姜,在台灣還可聽到埔姜(黃荊)、海埔姜(蔓荊)和白埔姜(揚波),都是不同的植物。

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穿越山林與人間,觀察生態與群眾,凝聽松風與脈動,嗅聞芬芳與氣息,品嚐鮮嫩與悲喜,觸摸綠動與冷暖。書寫對話,自然而然。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