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為什麼Webinar是更適合行銷與業務活動的數位工具?

Hank的學習筆記

source:https://www.feedough.com/webinar-definition-features-types-benefits/

最近因為新型冠狀肺炎,國內外各行業原本排定的展會、研討會、行銷活動、產品發佈會等等,為避免人潮群聚受疫情影響,都紛紛取消了。但是,沒有了活動,商業還是的繼續推動下去,因此視訊會議、直播、網路研討會這些立即成為熱門數位工具與話題。

疫情蔓延,協作工具需求暴增!視訊軟體Zoom下載量成長90%

身旁很多朋友,尤其是從事業務或行銷工作的朋友也都開始使用直播或視訊會議來作為替代方案與客戶保持連絡。

但是,有幾個朋友向我反應他們在使用直播或視訊會議在進行商務時遇到幾個問題,像是:直播很多人看也很熱閙,但是拿不到客戶名單可以跟進,對實際業績沒有幫助;也有做教育訓練的朋友,做完直播後,看到他的教材出現在競爭對手的教材裡,該如何過濾上線參與者?

他們知道我對Zoom軟體熟悉,又拿到Zoom整合認証,特地來和我討論。我也與他們分享國外流行多年的Webinar網路研討會,對他們來說可能才是對的數位工具。

Webinar網路研討會又稱為線上研討會,是利用網路流媒體直播技術,將欲推廣的訊息進行傳遞,並確保演示效果與溝通的有效性。簡的的說,就是把實體的研討會、論壇、教育訓練等活動,把它搬到網路上。常用於市場行銷、經銷培訓、發掘潛在商機等。Webinar在國外非常流行,但在台灣普遍陌生與充滿誤解。

數位時代,選對數位工具才能看到效率與效果

所以,這篇文章就以我個人這幾年來參加過超過30場以及自已主持過網路研討會的經驗,分享網路研討會/視訊會議/直播的不同之處、要如何選擇對的數位工具、為什麼Webinar網路研討會是更加適合用來進行商機開發、同時說明對Webinar網路研討會的誤解及限制。

線上直播vs.視訊會議vs.網路研討會

不管視訊會議或網路研討會,都是把實體的會議與研討會,利用網路平台來進行,所要達的到目的以及人與人的互動性是不變的。而線上直播,在網紅風潮推動下,為人熟知。

下表簡單作這三個數位工具平台的比較:

由上表,可以大至看出不同的數位平台或工具,進行的形式或目的性差異,決定了該平台或工具的功能及應用的場景。簡單的說,如果你是追求流量,像是網紅,越多人觀看越好,那就是線上直播;如果組織內部或是外部單位的協同合作,使用視訊會議比較適合;如果要作為行銷推廣,發掘潛在商機,網路研討會的形式就會是更好的數位工具。

網路研討會的工具優勢

1.使用簡單,容易上手

以Zoom為例,參與者不需安裝軟件,只有browser即可上線參加網路研討會。Zoom也可以同步進行錄影,並連結提問及Q&A進行會議內容優化。Zoom的“功能“非常完善,本篇文章就不作詳述,有興趣者請參考這裡。

2.完善的會前/中/後的行政作業數位化解決方案

有辦過大型會議、研討會、論壇的人都知道辦一場活動的會行的報名招集、報名準備、會前提醒通知、會中使用的文件、以及會後問卷調查等等行政及文書作業是非常、非常的繁雜且必要執行的工作。

以我熟知的Zoom Webinar工具為例,它的行政作業數位解決方案作的非常的好。從報名表單的設計、報名流程、資格審查、會前通知、會後問卷調查等等行政文書作業完全數位化,讓你就像顧用了一位數位助理秘書一樣,替你打理好一切行政作業。而且這位助理秘書準時執行,不會喊累。

3.收集客戶資訊與過濾報名資格

客戶資訊的收集,是辦研討會最重要且最有價值的東西,也是後續商機跟進的重要參考依據。這點是網路研討會與直播、視訊會議最大差異點。如果你辦線上活動的目的是收集客戶資訊,那你就應該選擇的是網路研討會工具。

同時,如果你擔心競爭對手或是想讓保留上線者的隱私,各種網路研討會工具這塊都做的非常好,在報名可以選擇報名後審核通知、研討會進行時隱藏上線者個資或是互動訊息只有主持人看的到等等功能。

4.用戶數據與分析報告

我個人認為這是使用網路研討會含金量最高的地方。以我使用Zoom網路研討會議為例,在按下結束研討會的按鍵後,Zoom會自動產生所有與會者在網路研討會中的各項數據與分析報告,例如報名人數vs.上線上數、上線專注度、上線/停留/離線時間、舉手提問與Q&A內容與時間點記錄等,非常詳細的各種數據統計與分析。這些都是含金量高的數據,可以做為研討會內容的改善方向、後續商機跟進、串連問卷調查回饋等,這些都是其它數位功具所缺乏的,但重點就在於有沒有、會不會去善用這些數據進行洞察。

對於Webinar的誤解?

1.互動方式受限

很多人說網路研討會的缺點是缺乏互動。我個人認為這是最大的誤解與不清楚使用數位工具的目的性,把網路直播和網路研討會混為一談。

我曾經看過大陸某專業訊號大廠的網路直播,互動十足熱鬧萬千,有人丟花、丟禮物、丟飛機,介紹新產品時有人問賣多錢,是經銷價還是零售價,還有人喊一定很貴吧……..搞的好像在菜市場拍賣似的,一點都沒有專業大廠的形像,讓人傻眼。

有人辦了一場又一場熱熱鬧鬧,互動十足的線上直播,來作行銷推廣、新品發佈或教育訓練,但在活動結束後,沒有收到可以跟進的商機(leads),自家的產品訊息也被競爭對手看光光。更糟的是,這些承辦活動的人以線上參與人數,互動熱鬧呈度來作為活動的成效指標,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以Zoom網路研討會來說,其實它提供了很多互動功能,堪比直播平台的豐富互動。但是,在你開啟這些互動功能時,必需先思考這些互動是否會有助於業務目的與專業訊息的傳達。

2.網路研討會當成賣產品的平台

你想一下,你參加過的實體研討會,如果從頭到尾都在賣東西,你還會想聽嗎?那跟看電視廣告有什麼不一樣?

網絡研討會的受眾通常是對特定議題有興趣,尋求專家的見解和公正的評論。當你把網路研討會變成產品推銷會,受眾就會對感到失望。所以,應該避免將網絡研討會的重點放在宣傳產品或服務上,除非您針對的是尋求更多特定功能信息的現有客戶,如特定經銷商的商品介紹或教育訓練。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網絡研討完全會不能用作銷售工具。可以在議題討論或知識點介紹時,適時的突顯你的品牌所提供的產品。如果你正在討論的內容可以解決行業難題,那麼向與會人員展現產品或服務便很有意義。

另一種方法是客戶推薦和成功案例,來說明這些企業如何在你的幫助下克服了自身的困境。但是,這需要細膩的事前規劃,以免顯得太自私。如果您能達到適當的平衡,與會者就會意識到您的產品或服務可能就是他們想要的答案。

當然,網路研討會仍有很多缺點,例如:

1.網路品質決定成敗

因為每個上線者的網路環境不一樣,有好有壞,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網路研討會的品質。以我親身參與的幾次經驗,同一場研討會上,有的人的聲音會斷斷續續、影像會模糊,但同一時間有人反應聲音及影像都非常順暢,這的確是不便之處。

2.實體活動仍無可取代

網路研討會有它的優點,但是透過遠距進行活動,聽眾可能在不易專心的環境下參與,例如家中或是車上,可能無法聚焦於主題,無法發揮原有預期的價值;或者,實體產品需要用戶親身透過五官與在現場體驗氛圍才能感受到。所以,實體活動仍然難以取代。

最後,數位工具何其多,必需先釐清自身需求與目的性,選用對的工具才能產生效益。尤其在現在這個防疫期間,選擇網路研討會來作為企業的行銷與業務活動,會比視訊會議與網路直播還要適合,並獲得你想要的結果。待來日疫情退去,回歸正常時,網路研討會上收集積累到的數據可以無縫銜接實體活動,協助你再創事業高峰。

View original post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