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球的疫情對台灣的影響極小,事隔一年,2021年便造成了極具衝擊性的後果。而對停學在家中的學生與其家人來說,都是一項嶄新的挑戰。
遠距教學的實施下,雖然仍可以在網路上見到同學,但因為搭配著課程的進行,與同學的互動變成僅在螢幕上看幾眼的疏離了。而網路世代最需要增強的,便是個人表達能力的完整度與人際互動的深化。因此「疫情下的交換日記」計畫便於焉誕生,透過書寫「日記」的方式,在老師利用視訊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導,將作文技巧巧妙置入其中,而後與相同年齡的網友進行「交換」,看見他人生活,拓展視野與交友圈,一解疫情宅在家中的滯悶!
而第一堂課「我是誰是好問題」的設計靈感來自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最感焦慮的項目第一名,竟是不知道如何寫自傳。於是我們超前部屬,從此時開始練習;「新冠疫情大搜查」則是結合科普寫作帶領學生搜查,並組織相關資訊,培養調查真相與辨別真假的資訊力,以及未來世代所亟需的自學力。
「今天家裡吃什麼」乃根據新聞數據顯示無論是外送平台或家人自行烹煮都成了居家生活的重心,每個家庭必然有許多令人食指大動或在實驗中的驚喜料理,讓學生當第一線美食部落客,記錄這極具時代感的一刻!「居住社區大不同」則置入「遊記式社區筆記」的內涵,使螢幕前的網友得以了解台灣雖小,但各具不同的自然與人文地景,同時反省在封鎖前未能深入了解社區的蒙昧狀態,帶起解封後踏查與認識家鄉的風潮。
我們衷心企盼課程結束之時,便是重返校園之時,因此「想念友人想見你」以書信的方式與網友進行道別與給予相互聯繫的承諾;「解封後的新世界」則想以孩子的視角展望未來,他們是如何看待未來世界的呢?這也是你我都十分好奇的部分吧!
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十堂課程,十篇交換日記,巧妙置入各種作文基礎能力,為此期間留下珍貴紀錄,帶著能力與回憶迎接極具挑戰的未來吧!
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社工師、社工督導、輔導老師、作文老師,嘗試了多種工作以後,發現讓其他人也喜歡寫作,透過寫作進行抒發,是最熱愛的工作了。
曾經結合論文出本一本書籍;不定期在臉書上分享生活所見,臉友給讚數往往能破50,而那些因為文字而產生的感動的留言,則是人生中極大的成就感了。 目前在積極找尋新竹的租屋處,好開啟作文家教與作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