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乍聽之下是媒體從業人員方能掌握的專業領域,但為何許多非大眾傳播科系出身的成人皆對此躍躍欲試呢?是因為這是人與人交流的極致,透過短時間的互動,獲得「陌生人」的大量資訊,並從中建立情感連結,無怪乎此工作如此吸引人了。
然而,要確保此份工作的完成度,則要有「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領悟,若未有事前充分的準備與表達能力的練習,無法成就
一場對話愉快,且雙方各有斬獲的採訪,於是我們產生了設計為期八週「變身採訪達人」計畫的念頭,進則朝向媒體專業發展,退則了解人與人對話的奧妙與可精進之處,各有所得,皆大歡喜。
透過「名人的日常」了解名人專訪的難處與如何產出與他人不同的專訪內涵,名人實是由許多平凡的舉止促成,若能深諳此理,在網路世代裡,每個人都能起而仿效,於平日整備自己,抓住安迪沃荷所指的那15分鐘的成名機會;「不凡的素人」則要將目光移至使台灣共生共榮的小人物們,沒有他們,無法造就百花齊放、多元包容的台灣社會。而當我們尊重與看重週遭一同存在的各色人物時,亦會給予我們帶來希望。
「一鼓作氣的採訪」與「如何問出好問題」等課程設計,是形塑訪談大綱的前戲,擁有明確的採訪主軸,才能有個流暢又不失豐富內涵的對話。在此期間亦透過樂寫平台的功能,加入了實際操作,學員互訪的元素,不僅使課程活潑化,使訪稿英雄有用武之地,更是未來將線上課程挪移至現實生活的必需,而你我應也從沒想過即使面授課程停擺,線上仍有如此強大的互動功能吧!
課程的最後,將產生一有血有肉的人物專訪,參與者皆能獲致一專屬於自己的人物專訪,可說是人生的新高峰。而在歡樂的發表聲中結束的氛圍下,彷若參加與兒時一般充實愉快、充滿回憶的夏令營,是仍保赤子之心的你在相對嚴肅的職業生活裡的另一選擇,歡迎前來一探究竟。
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社工師、社工督導、輔導老師、作文老師,嘗試了多種工作以後,發現讓其他人也喜歡寫作,透過寫作進行抒發,是最熱愛的工作了。
曾經結合論文出本一本書籍;不定期在臉書上分享生活所見,臉友給讚數往往能破50,而那些因為文字而產生的感動的留言,則是人生中極大的成就感了。 目前在積極找尋新竹的租屋處,好開啟作文家教與作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