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還有一個別稱,叫作「水果王國」。因為有北迴歸線經過,熱帶和亞熱帶將這個島一分為二,冬暖夏涼,陽光充足,而且土壤肥沃,加上台灣的農業技術發達, 所以台灣的四季,從南到北每一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水果。
老實說我屬於肉食性動物,水果對我而言可有可無。透過學校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食用水果的好處,但是對我而言還是比不上大口吃肉的爽快。在水果多樣化的比較之下,我最喜歡吃外表有網狀的紅肉哈密瓜。
為了了解紅肉與綠肉哈密瓜的差別,我特別上網做功課。從產地來看,出產在新疆的哈密瓜,英文名字叫Muskmelon;而出產在北美與歐洲的哈密瓜則稱為Cantaloupe。改良過的哈密瓜果肉就是綠色的;像台灣的「藍寶石」哈密瓜、北海道的「夕張」哈密瓜,都是改良後的代表。原來我喜歡的是原生種的哈密瓜。
為什麼我這麼喜歡吃紅肉哈密瓜呢?因為它口感綿密,不像蘋果脆脆的,也不像西瓜咬幾下就化為水份的感覺;尤其夏天放在冰箱冰冰涼涼,感覺有點像在吃雪糕,所以我超愛紅肉哈密瓜的口感,還有甜度爆表的滋味。
而一堆哈密瓜如何挑出好吃的呢?媽媽教我的祕訣就是:找外表網狀較為密集的,還要保有蒂頭,再把它抱起來看看它重不重,差不多大小但比較重,代表它水分多;然後還要聞一聞,如果哈密瓜的香味越濃代表越甜。只要在水果攤或是市場看到哈密瓜,我都忍不住衝去問老闆:「請問這是紅肉還是綠肉的哈密瓜?」,如果是我最愛的紅肉哈密瓜,我就會按照媽媽的方法挑選,所以每一次我都能吃到又香又甜的哈密瓜。
在炎熱的夏天,吃冰冰涼涼的哈蜜瓜,注入清涼甜蜜的味覺,還有宜人的香氣,讓我消暑不少。此外,哈密瓜的維生素也很多,每100克哈密瓜的維生素C含量是一般蜜瓜的兩倍,而且更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只是它的甜份爆表不太適合糖尿病患者。
總之,紅肉哈密瓜是我最喜歡吃的水果,雖然也喜歡吃別的水果,但是排名都在肉類之後。也希望大家可以嘗試用媽媽的方法挑選,一起來吃美味的紅肉哈密瓜。
新竹東門國小/林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