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保存,透過照片及文字,用心紀錄過往的歲月,讓更多人看到老祖先的智慧,看到有別於現代社會的美。這些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搖的建築物,即使滿面風霜,卻是歲月的見證者;即使已成斷牆殘垣,仍有其值得世人尊敬的一面。
馬祖的古典味
曹大哥,是牛角村當地民宿「牛嵐民宿」的老闆。我拜訪他的時候,民宿雖尚未開張,他仍熱情地邀請我們入內參觀,並且共進午餐,大家一起泡茶聊天,閒話家常。
我很喜歡民宿的內部擺設,有一種古典風味的感覺,最大的特點是客廳的餐桌,除了可以用餐,還能讓文人雅士泡茶對話,在藝術典雅的氣氛下,自然放鬆心情。曹大哥說:「民宿就是要營造家的感覺。」因此,除了好的居住品質外,更不能忘記居家品味,如此才能讓遊客有賓至如歸的喜悅。
牛角的曹大哥,與「夫人咖啡」老闆娘,他們都是馬祖「慢活文化」的先驅者,將一幢幢殘破、久無人居的房屋,改建成別具特色的小民宿,讓更多背包客享有自由、隨心所欲的夜晚。
想像一棟古色古香的房屋,懷舊的天花板,四周盡是海浪聲,村莊每個角落處處都是美,任誰都會被眼前恬靜的美好所感動,忘卻現實的煩憂。這種自在且快樂的生活,誰還在乎城市喧囂?
這些「老家」,坐落在馬祖蜿蜒的巷弄中,如今變成旅客必經之處。無形中,它們也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問這些「文化隱者」說:「你們為何要做這些事?」他們共同的答案是:「因為這是我的家。」說得對極了。如果連本地人都不願意為自己成長的土地付出,又有誰願意來此駐足?
我來到馬祖,因緣際會下認識這群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不同背景、不同專長,相同的是一顆為馬祖奉獻的心,他們的付出,也漸漸獲得社會大眾的重視及回應。
正因為這群不怕苦的「傻子」,造就出如今多采多姿的四鄉五島,讓一個原本只有戰地色彩的地方,搖身一變,成為充滿人文氣息的觀光勝地。
文化資產保存,其實是舉手之勞,只要用心體會,認識自己的故鄉,愛惜曾經擁有的歷史,就會發現許多美麗的故事。這些故事可長可短,卻都是社區最珍貴的價值,居民共同的回憶。每個人願意多花一些心思善待它,甚至發揚光大,不僅可以凝聚向心力,更能促進社區和諧,讓世人了解動人的過去,何嘗不是一舉數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