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派員/秦子媛
當心中有顆種子萌芽,那必定是受到了陽光的觸發,產生奇妙的化學變化。
種子的散播從分享會前已展開,微信群裡來自長沙、無錫、蘇州、北京、台灣、南京的小夥伴熱絡地分享彼此對這場活動的期待,渴望能從新創的經驗中汲取養分,在這場激盪中,找到讓種子不斷向上生長的陽光。
分享會一開始,Rick提及過去十年的旅行足跡,每個人都有過旅行的經驗,但在接觸一個陌生的城市時,最先探索的是高樓大廈或百貨商場等著名地標,還是屹立於街角半世紀的花燈技藝小店呢? 當社會逐漸忽略了傳統技藝及文化轉而投向大眾消費時,我們開始憂心文化傳承的衰落。
於是,改變的第一顆種子萌芽:讓文化被看見。
有了目標後,Rick逐步思考,如何運用自身有限的力量,讓潛藏於歷史的深厚底蘊持續不息。夢想逐漸有了脈絡,新創的養分也醞釀成形,藉由過去幾年積累的經驗,推動瘋城部落的網路社群,廣邀愛好旅行的部落客,用親身體驗及文字紀錄為文化傳承,讓更多人認識不一樣的台灣。
「新創不只憑空發想,還有更多從現有觀察看到的可能!」
當傳統技藝與文化逐漸被社會淡忘時,Rick看見了文化保存的需求,發起活動集結眾多部落客,用文字及社群的力量一起做一些事,而台灣各地的新創團隊也在社會的觀察中不斷找到答案。iHealth在偏鄉看見就醫、拿藥的需求,提供藥師送藥到府的服務;甘樂文創為了三峽在地文化保存,與當地藝術家合作形成一家社會企業;幸福果實為了還原農村被低估的價值,發起稻田裡的餐桌計畫。
一切皆由觀察做起,《第三選擇》一書中提到「我看見自己,我看見你,我努力了解你」,當瞭解自己的能力時,在面對需求的情境下,便能發揮綜效找到雙贏的第三選擇。
有人說,擁有夢想不難,但播下夢想種子後的耕耘卻是異常艱辛。「跨出第一步」需要奮不顧身的勇氣,一片迷茫中的種種挑戰無法算清,但當轉身回頭望時,終會為那已走的路而感到欣喜。如同Rick前往土耳其擔任國際志工時,從未預料一位土耳其小男孩因為他的一句「What’s your name?」激發了學英文的動力,並在數年後透過當時留下的一張小紙條,與他取得聯繫。土耳其男孩的回饋是觸發種子的陽光,讓Rick在辛勤耕種灰心挫敗時,仍不忘感動,持續向前。
分享的真諦在於彼此的互動,Rick透過故事及提問與各區小夥伴交流,嘗試在現有的台灣經驗中尋找新創落實於大陸的可行性。期間,小夥伴的提問源源不絕,有人對於文創的定義感到困惑、有人對於新創的經營懷有憧憬卻害怕理想無法維持熱情、有人則擔心模仿與抄襲將影響新創的原創性。每句發言都蘊含著對新創的期待與重視,小夥伴們將自身的觀察與眾人分享,並在一次次的想法交換中產生了連結。
新創的路,險阻重重,就如踏著101大樓的階梯,爬得越高,提起下個步伐時就越吃力。「心想著放棄,但腳不能停下」只要堅持不放棄,即使走得慢,也能用自己的步調達成目標。
活動的最後,Rick提醒我們,在追尋夢想時,也別忘了呼朋引伴的力量,用團隊的激勵點燃士氣。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眾人的力量無限,即使一時失足,夥伴們幾句輕聲打氣,便能喚起初衷,持續前進。
懷有熱情的你是否也願意傾聽需求,號召更多人投入呢? 讓夢想的種子出芽、蔓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