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團隊】每一個故事裡,都有專屬於你的「共鳴」

印尼支教啟發:目的地只是一個方向,出發不是為了到達(大陸區特派員/陳夢竹)

  ——評論

 中區寫手/黃紋慧

e59bbee789872

作者對天氣的細膩描述,讓我以為我真的身處在印尼這個地方,感受著這炎熱的熱帶國家。

文章還引用了一句有關夏天的炎熱的詩,更帶領我們感受當下熾熱的天氣與心情。熱,不單單只是天氣,還強調自己對志工的這份熱血有如太陽般炙熱,是雙關的寫法。最後小孩子們唱著「you are my sunshine」感謝他們的到來,即使這是短短十天的服務,但這幾天的光景照亮他們的心,像太陽陽光般永久不滅。

結語則插入一開始的標題「目的地只是一個方向,出發不是為了到達,途上遇到的人,中途每一個站,都是目的地」,更凸顯旅程的意義—不是為了到達某個地方拍個美麗的照片,而是路途與誰相遇得到的寶貴回憶,可能是內心得到啟發,也可能是增加一份經驗。

看文章最重要的是能產生出共鳴,我在閱讀這文章時,想起以前那滿腹熱血做志工的我,我把自己投射在那位作者上,彷彿我也與他們在印尼憶起教學!


你好,我叫做 Nemo,它象徵著自由(東區圓夢寫手/蔡侑霖)

——評論

中區寫手/Doreen 蔡惠如

圖1.JPG 的副本

我喜歡這篇文章,裡面寫到的人物性格我很喜歡,喜歡像他這樣隨性自由的人,憑著一句「我就是想要出去看看世界!」,就環遊世界3600天,「自已的人生自己決定」,也是讓我很有共鳴的一句話。

文中傳遞給人滿滿正能量,很多段話都打到我的心,有時候境隨心轉,每每所遇到的事情,雖然乍看之下好像事件倒楣事,但若心念一轉,也許是一個祝福,就像文中人物在斐濟被滾水燙到全身5%二度灼傷,雖造成他身上難以抹滅的傷痕,但卻成為他人生旅途的深刻的故事~


Picture (28)南屯老街,古味新傳承的好味道(中區圓夢寫手/林妙蓮)

 ——評論

中區寫手/顏小珊

這篇文章前段使用詩詞的方式寫作,閱讀時給人詩情畫意的感覺,但也詳細的道出老街的內涵及故事,也仔細的介紹!

文章中的講述是這一種懷舊,懷念。懷念古早的味道及氣氛,看來文章的作者花了時間深入去了解這些老一輩的人如何生活、甚至紀錄下如何製作這些食物,所以還沒真正逛過老街的人,就已經對老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文章內容不會過於浮誇。如此一來,因為這篇文章而去老街的人會對此多了一份情感。


帶著自己的故事,在坪林餐桌上找回一種純粹(北區圓夢寫手/李芝瑩)

 ——評論

中區寫手/陳儒暄

首先,吸引我的是北區圓夢寫手芝瑩為這篇文章所下的題目,題目中「坪林」兩個字深深地抓住我的目光,同時我的思緒告訴了我,必須以這篇當作是我練習寫作的第二篇文章。

今年二月我和芝瑩一樣到過坪林這個地方,而我們參與的活動也是出自同一個團體所舉辦的,只是我們所待的場所一個是更山林裡,一個在山腳下,但不會因此失去我對這篇文章所產生的共鳴。

1.jpg 的副本

在那場活動裡,我把真正的自己放開了,讓他出來透氣,接觸了一群最純粹的人;我參與的那個場所不是芝瑩參加的「金瓜三號」,但是是金瓜三號的同胞,叫做「坪林街左邊」,由一位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肄業並患有漸凍症的男生所創辦,過程中他吸引了幾位喜愛他理念的同伴和他一起經營這樣一個支持在地支持台灣的「工作室」,創辦人不是坪林當地人,但是他因為某個機緣和他自己腦中支持在地的信念,於是他選擇在坪林落地生根,並且將他的理念靠著網路靠著人推廣到台灣各個角落去實現,這些我都親眼看見了,並且深深地烙印在我心裡深處,他們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好目標。

到坪林街左邊參加活動,不僅會深入坪林當地的生活更會認識一群純粹的朋友,和你有著類似的理念,初識但如熟識,那兩天兩夜,發自內心的感動且開心;那種共鳴就像我看見芝瑩的文章一般滿到想尖叫。


關西石店子,打造讓人想來一百次的文創老街(新竹區圓夢寫手/許博涵)

——評論

中區寫手/周亭妤

文章一開頭以較聞名的日本關西來拉近讀者的距離,緊接著說明台灣同樣也有一個叫做關西的地方,引領我們進入一個鮮為人知的文化小天堂。

%e5%9c%96%e7%89%873
石店子69有機書店外觀

作者細細說明「關西石店子」創辦人想打造不同於公家機關通常執行的短期計畫,而是想做一個十年的文化小鎮。從小書店變成安親班,甚至還延伸出背包客棧。

閱讀通篇文章後,如同閱讀報紙、雜誌中「假日去哪裡玩」專欄有同樣效果,既像張貼於自己部落格的旅遊小記抒情文,又像新聞網的假期專欄提供讀者旅遊好去處,店家的從有到無甚至困難挫折都敘述分明。

以分段論的方式書寫文章更是雜誌平日慣用的書寫方式,每段各有重點來為讀者娓娓道來。文中穿插作者走訪台灣關西後的感想和他對於關西的了解,從「很多人認為老街就應該賣食物,然而老闆非常不同意這樣商業的操作手法」還有前面「日本關西V.S.台灣關西」和諸多文句中發現作者很喜歡找一個較廣為人知的既定印象來反襯出想帶給讀者的驚奇感。

同時有心得分享以及店家的歷史演進,我想也可做為店家的fb行銷文,一切都是因為文章最後的一句話:「你心動了嗎?」。

文中多以活潑和平順的口吻的敘述方式,讓想閱讀文章的讀者能靜靜讀完,但若是作為行銷文的狀態下較難燃起讓新讀者閱讀的欲望。


【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5個關鍵元素,讓「按讚」 化為正向影響力(專欄作家/蔡淇華)

——評論

中區寫手/Grace劉榮

20130911031604_37001
很喜歡這篇專欄文章,一看到標題就被吸引了。首先, 用數字來下標題很有力度,也激發讀者想要窺探是哪5個關鍵元素, 而「按讚」這個詞又因其貼近我們的生活而吸引讀者的目光, 接下來的關鍵字「正向影響力」,更以它的力量感抓住讀者的心, 而更讓人有閱讀欲的,是想了解這兩個詞將會有怎樣的化學變化。 所以,標題下得很成功。

開始讀正文,更是引人入勝。「螢火蟲」,「無法實現的約定」.. .懸念式的寫法必定刺激讀者的胃口,於是「螢火蟲之墓」 的故事就順理成章的展開了,接著, 一個Facebook貼文影響力的對比很自然的引出了文章的主題 ——5個關鍵元素。

而這5個關鍵元素,又非5個直白的詞語, 而是用非常討喜的英文拆詞的形式, 巧妙的把Brand這個詞拆分成題目中的5個關鍵字, 吸引眼球的同時,又很輕易的在讀者腦中留下了印象, 并因其精準性而為讀者所認同。

作者就這樣到處埋伏筆,把讀者一路引到了文末的總結, 并將題旨回歸到「寫作」這個重心,還進一步升華, 點出寫作的力量和重要性, 并鼓勵所有人善用這個powerful的工具, 有力的結語也剛好回歸到了專欄的題目【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總的來說,作者用「吸引力法則」順暢的架構了這篇文章, 讓讀者有步步為營、一氣呵成的暢快感。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