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春夏遇見繽紛,與孩子一同騎單車看世界

童趣漫遊/曾畹鈞

暖洋洋的天氣和隨處可見的繽紛,喚起孩子「動手動腳」的渴望,這時候一個寬闊的草地是讓人期待的,學校操場總是人多了些,但是即使在鄉下,似乎也沒有太多空曠的選項。

正想著要不要出門「練練單車」呢?因為大人的安全焦慮,現在孩子的單車學習歷程就像是姨剛學會開車時的情況,完全是一種只能在教練場行駛的狀態,出不了門,因為路旁總是停滿汽車,狹窄的雙向單線車道上充斥著汽機車,不時聽見的因開車門導致車毀人亡的新聞,著實讓人驚嚇而不敢放心讓孩子騎單車上馬路。

那哪裡有比較安全又自然的單車步道呢?曾文溪堤防邊,但有些不平整;嘉南大圳旁的彩繪步道,但是在這裡,騎乘單車可能會驚擾了悠閒散步的爺奶們,不妥;對了,最近發現許多沿著糖鐵軌道發展的單車道,是個漫步認識鄉鎮又可悠閒運動的方式,同時也可以和孩子聊聊曾經是台灣經濟命脈的糖業,這其實是孩子們的外公在經濟起飛年代養家的主要收入。

聽說麻豆的糖廠已經成為歷史記憶不復見了,不過也因此想起麻豆糖廠整修為總爺藝文中心後,鄰近入口處的大草坪是個方便孩子跑跑跳跳的好地方,在側邊些的小草坪則是可以讓孩子打打排球或樂樂棒球,因為與主場域有些區隔,可以不用擔心飛球不小心和其他遊客有了「親密接觸」。

為了避免人車爭道,姨甥選擇了鎮區小徑,路途遠了些,房子錯落了點,但是「自然」也多了些。首先,我們遇見了「無聲鞭炮」──某戶人家綠籬邊上串串橘紅的炮仗花。炮仗花,紫葳科炮仗藤屬,其中一段花季就在農曆春節期間,是十分應景的植物,長筒狀的花苞錦簇,乍看像是蜂炮炮台,有種一觸即發的氛圍,這是得讓孩子們盯著花瞧才能細細體會的樂趣,與遠望的壯觀截然。

還有因為「怕吵」,其實比較喜歡不太熱情盛開的炮仗花,搭配著常綠的羽狀複葉與方便攀附的叉狀卷鬚葉,視覺緩和許多。而孩子們對於這些花花草草的興趣,各有所異,有的說著「這在幼稚園牆上也有啊」,這投射了他觀察過住家鄰近的記憶;有的趨前想驗證姨說的可是「胡言亂語」,這反映了她的求知慾望與相對而言比較高的興致,這是個可以即訓的戶外觀察小夥伴。

再往前一些,彷彿所有的「熱鬧」都聚集歡慶一般,火焰木與煙火花也出現了。煙火樹,馬鞭草科的常綠灌木,有段花期同樣在農曆春節期間,但是炙陽常掛的南部經常直到3、4月都還可能發現她的絢麗。而火焰木,則是紫葳科火焰木屬的常綠喬木,火紅大花點點盤踞樹頂,遠望著實像是棵著火的樹,不過,它原是外來的遊客,遠從非洲而來,樹身上半部枝條多,葉深綠,綠蔭效果佳,加上適應南部炎熱氣候,漸漸就歸化成「常住台灣」的行道樹種之一,校園裡也常見。

圖片 (2)

這些都只是「開花」時期外顯的表徵而已,不過,這就像我們可能和一個人初次相識時,會從高矮、胖瘦、髮型、穿著來判斷可能的形象與性格一樣,如果想要更認識一個人,更多的相處與「溝通」是更為奧妙的。我通常會在不傷害植物的狀態下邀請孩子和他們多多「接觸」,不摘花,可以靠近聞聞花香(嗅覺)。

不折枝,可以墊高腳尖輕撫葉片與枝條或是抱抱樹(觸覺),有些龜裂粗糙、有些光滑不已、有些尖尖刺刺,林林總總都是植物與我們的溝通,他們不言不語,卻永遠最真實的與我們相遇。

第一次的自然之約,孩子給我的真實是有些好奇,原來花有這麼多模樣;有些疑慮,因為姨提醒了他們,有時候植物也有自我保護的機制,因此建議孩子對於不甚了解的植物,先眼觀就好,「熟識」了想要近身接觸也要溫柔,別不留神就把人家「斷手斷腳」了。

看著孩子更仔細「左顧右盼」沿路的景緻,還教起姨,路旁的粉紅是自然課教的羊蹄甲,我想自然認識自然,情誼才會長久自然,也才會真心體會人與環境間的互相是應該珍惜的。

圖片 (3)

童趣漫遊/曾畹鈞
不是媽咪卻熱愛母雞帶小雞的出其不意,不惑的堅持在童趣裡才發現人生一直是萬花筒。習慣從不同角度閱讀世界,享受在文字裡探尋心情的模擬。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