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李云
「長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忘。」
曾經有男生約我出去,我說:我要去看《小王子》的展覽。他問我:什麼是《小王子》?
是這個嗎?

我沒有辦法和不知道《小王子》的男生出去約會。《小王子》(Le Petit Prince)在地球上可是僅次於《聖經》被翻譯成最多語言(包括方言)和版本的一本書耶! 全世界各地至少出版了二百五十種語言寫成的版本,直到2014年,粗估光是中文版本就有不下七十個……全地球到目前為止總共已經賣出兩億多冊,平均每年就賣出了一百多萬冊。它的作者就是法國貴族作家、詩人、飛行員―安東尼•聖艾修伯里。

而在2015年上映的電影動畫片《小王子》,既保留了原著《小王子》的故事精神,又藉著新創造的人物―一位小女孩,延伸出類似小王子續集概念的新創作。
而電影便藉由這位小女孩作為主要角色的視線,為觀影人一一揭開原著《小王子》的內容,即便不熟悉原著的觀眾也能毫無困難的進入電影所要塑造的情境中。
小女孩的母親在電影一開頭,就千方百計的要讓女兒進入所謂的名校就讀,並且為女兒規劃了未來人生中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週、每一天,甚至每一個小時要做的事情。包括她的生日禮物,也都在母親為她安排的人生大計中,例如小女孩九歲的生日禮物是一台顯微鏡,目的是為了配合學校的生物課。
小女孩知道後驚嘆道:「哇! 太好了!」臉上卻無一絲喜悅。她的人生有妥善的規劃,唯獨沒有樂趣,就連交個新朋友,能和他玩的時間也只剩下從隔年的暑假開始,一周裡的固定某天下午半小時這個時段。多麼有次序的人生,又是多麼可悲的人生! 誰能談戀愛時和你喜歡的對象說:抱歉,我只剩明年的每周四下午一點到一點半這個時間能和你約會,到時候,你會願意和我出來嗎?
誰能過這樣的人生,誰又能接受這樣的生活呢?
但偏偏這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如此過完一生,活了大半輩子,回頭想想有什麼值得回憶、特別的片段,還真是沒有。每天規律地被鑲嵌在制式的格子裡,日復一日的操作機械式的工作。畢業之後就業,也只是從一個小牢籠換到一個大牢籠裡,整日重複倉鼠繞圈圈式的奔跑。
電影版的《小王子》我每年都會推薦給學生看,每次跟著看時,我都還是會有許多感觸,因為後半段的小王子長大了,找到了工作,卻失去了赤子之心,忘記了他曾是那麼迷人可愛的小王子,他所在的城市裡,只有大人,沒有小孩,因為成人的世界裡不需要想像力,不需要趣味,只要認份的工作就好了。
小女孩很傷心,她不想要長大了,大人們都好無聊喔! 《小王子》的朋友告訴小女孩: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長大,而在於遺忘。」
我們長大成人以後,以為快樂的標準越來越高,在意買一部好車要多少錢,在意限量名牌包要怎麼訂購,都忘記了兒時探索世界的樂趣,忘記曾因一朵粉蝶停在鼻頭而微笑,忘記夏季微風輕拂的愉悅。

《小王子》書中每個章節都短短的,很容易入口。卻也容易被某些大人們認為只是給孩子看的童書。但實際上,《小王子》的故事初看很簡單,隨著時間的推進,卻是越嚼越香,越讀越耐讀,可能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每一次都有更深層的聯想和啟發。
我深深的希望,每一個看過《小王子》的孩子,能記住現在每個令人感動的瞬間,記得將來長大後,絕對絕對不要變成你現在討厭的那種大人。

人云亦云/李云
時事評論、社會觀察、教學現場、文學、電影、心靈成長等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