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Imagination Code / Yolin Tsai
每間早餐店都擁有著自己的故事,和屬於後來人們所創造的,專屬的回憶。
圖6,森山舍早餐店
因為這裡的步調緩慢,風格明顯的內用早餐店也顯得特別興盛,古早味老店、文青老房子改建、有些還是專賣同一類的早餐,各有各的特色,例如蛋餅,每間的味道和做法就有非常大的出入,還有的面向無敵海景、也有些看似不起眼,卻在每天太陽還沒升起就快賣完的小店。
圖7,森山舍早午餐點
在離開了花蓮後,才懷念起了從前可以愜意悠閒吃早餐的幸福時光,也才知道每天睜開眼就能夠看見的山嵐和隨時都能夠輕鬆抵達的海岸,是多麼奢侈的享受,這裡的天空常常充滿烏雲時雨,但是天氣好時,天空可藍的一點都不馬虎,就是熱了點,雖然天氣變化很大,但始終如一的是,少了過於擁擠的大樓和複雜忙碌的人群,一望無際的日常風景。
圖8,花蓮港口觀景台下
在藝術和文創方面,後山得天獨厚的環境也吸引了不少獨立創作者進駐,有的開啟了甜點店、有的結合獨具巧思的咖啡店、有的開啟了手工藝品館結合手作教學課程,散佈於大街小巷中,花蓮政府利用了舊酒廠的場地再造為文創園區,園區內更是有著琳琅滿目的藝術創作品和創意市集,時不時就會有現場表演藝術活動,這裡也成了我平時最常且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圖9,花蓮文創園區
除了這些,我常常都會告訴朋友們,在花蓮的這幾年感受到最多的就是自由,見過在碧海藍天之間翱翔的海鳥嗎?迎著海風翻騰,遠處的山巒就像是港口般的矗立在身後,天地間彷彿只剩下自己的存在。
圖10,山線北回歸線標後向日葵田
小時候我常常對著天空發呆,現在依然也是,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步入了忙碌的壯年時期,留給發呆的時間幾乎已經沒剩下多少了,還是會時常想起那時沿著花蓮的海岸公路一路向南,路過了無數已經忘記了名字的隧道、海灘、山村,衝向滿是已經來不及採收而盛開著金針花的六十石山,在偶然之間路過了向日葵天;只要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很好隨時就騎上機車,奔上蘇花公路,闖入鬼斧神工的太魯閣峽谷,攀上運氣好時還能感受到降雪的武嶺,還可以在山與山之間的河谷地,深處的那一抹綠中,找到彷彿只為你專屬存在的瀑布,這就是屬於花蓮獨特的自由。
圖11,環保公園海岸平台
這裡一直是我最難以說明的一個地方,許多感情和經歷都已超過了我能夠用文字形容的地步,就如同那些值得花費一生研究的珍貴課題,那些我所體會到的,哪怕只是十分之一,我也想盡力的將它們化為文字,吸引更多的人,讓享受著旅行的人們知道這些隱藏在平淡無奇下的美不勝收!希望下次別再說想到花蓮,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了。
Imagination Code / Yolin Tsai
DNA的組成代碼是A、T、C、G,若想像也有代碼那會是甚麼樣子的呢?
澎湖人,大學時期跑到了花蓮,從此開啟了自己骨子裡一直擁有的旅行因子,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如今在台北生活,這個充滿設計和創造力的都市,憑藉著對藝術和旅行的些許喜好和熱情,持續著自己的旅行, 尋覓著每個城市人們錯綜複雜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