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是只為了休假,人生還需要更多的使命感

樂寫創辦人 / Rick

「It is not more vacation we need ─ it is more vocation.(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休假,而是更多的使命感)」曾任美國第一夫人的艾蓮娜.羅斯福說了這句話。

對大多數上班族來說,這是多麼荒謬的言論。能夠休假就是獎勵,辛苦工作不就應該在假期時好好犒賞自己嗎?如果沒有更多的休假,怎能換來認真的工作?相信十之八九的人都是這麼想的。

當然,我也曾有類似的想法。

忙碌的工程師生活,有時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一放假就想要睡到自然醒,然後什麼都不做,只想發呆。

剛踏入職場第一年,連續加班的狀況讓人想要放棄,但我總是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子吧!之後就可以更輕鬆了。」但事實不然,Project總是鋪天蓋地,接踵而來,於是我又開始自我安慰「有事做才不會被淘汰囉!」

後來公司似乎意識到工作及生活的平衡,鼓勵員工找空檔放假,甚至給予一個星期的假期,希望大家可以好好休息。於是長時間的「關機」,突然發現自己無所適從,坐在家中的沙發開始遲鈍,然後想著這一個星期要怎麼度過。

很多時候,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既然沒有想法,不如出去外面闖闖,也許會有新的靈感。

因此,我決定背起學生時代的行囊,從台灣出發,走到陌生的國度,利用短暫的休假去探索人生的方向。

其中,改變我最多的是矽谷這趟旅行。

矽谷一直以來就是工程師最嚮往的地方,來自各地最優秀的人才聚集在灣區,一同激盪出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我坐在Google員工餐廳裡,和工程師Michael閒聊,從東西方文化差異談到科技產業的變化,最後我問他:「你覺得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他想了想,慢慢地說出:「應該是改變人類使用習慣吧!」透過科技的發展,從微小的細節,演變成關鍵的技術,進而改善未來的生活。

在手機無所不在的時代裡,科技已經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對大多數工程師而言,能夠看到自己的心血被廣泛運用,就是最大的驕傲及肯定。而對於其他領域的專業工作者而言,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在史蒂芬.柯維的《第三選擇》一書中提到:

「工作和休假是二元世界,如果每天工作只為休假,那當有一天不再需要工作時,接下來呢?」

因此,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使命感,或者說是對社會的貢獻。這個貢獻不一定多偉大,但它可能是我們的生命價值。更重要的是,它會幫助我們一點一滴累積能量,走向一條「上升」的道路,並且知道最重要的工作在未來。

這幾年的旅行,讓我慢慢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從讀者的來信、演講的回饋,讓我發現工程師及作家的雙重身分,可能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尤其是工程師務實、永不放棄的個性,加上作家溫暖感性的文筆,創造出獨特的個人風格。而這一年來,我也將這個經驗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成立了「圓夢寫手計畫」。

在我的理想裡,「教育」就是學習當領導人,因此培育寫手,不是一直練習而已。除了自己寫作,還要在團隊內擔任幹部,並且規劃自己的時程,為自己負責。然而,每個人狀況不同,團隊互助就是關鍵,我們根據地緣安排分組,每組選人擔任助教,由前輩指導後進,學員互相鼓勵。

這套機制發揮改變的力量,八成以上的學員最終也完成自己訂定的目標。

現在的我,工作依然忙碌,旅行依然持續,但加上了一個重要的使命感,而這個使命感不只是一個短期目標,更是長遠的人生規劃。

當我發現,工作之餘可以休假,還能夠貢獻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想要踏上寫作之路的朋友,每天的心情是愉悅的。

因為愉悅,所以樂在工作,也樂於將自己的職場經驗分享給更多新人。
因為愉悅,所以享受生活,即使只是小確幸依然心存感謝。
因為愉悅,所以激發出更大的使命,即使遇到更多困難,依然勇往直前。

最後別忘了一個前提,身體健康永遠勝過一切,每天都要早睡早起喔!如果工作已經爆肝了,還是多休息一下吧!:)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