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最熟悉的味道

第四屆圓夢寫手/蔡憶琦

每到夏天,熟悉的市場總會出現熟悉的味道,那是特別的,屬於我外婆的味道。

每每到了這個季節,媽媽總會到市場仔仔細細地挑一顆飽滿厚實的榴槤,請老闆幫我們剖開後分裝在塑膠袋中,然後爸爸便會駕著車帶著媽媽和我及弟妹,一起回到芳苑鄉漢寶村,去看我的外婆。

小時候的我也不懂,榴槤有一股特別的味道,為什麼外婆會喜歡吃呢?而且,媽媽明明買了很多,但外婆通常只吃了一個,就把剩下的留給我和弟妹,要我們多吃點。那不是她最愛的水果嗎?為什麼外婆不多吃一點呢?

02-5

漢寶和員林不同,漢寶沒有墊腳石、光南大批發、統一超商、全聯福利中心,當然也沒有各式各樣的手搖飲料店,只有不知名的雜貨店,賣著各種小孩喜歡的零食飲料,還有婆婆媽媽需要的蔬菜罐頭,但像榴槤這樣的水果,基於運送、成本、消費人口等等因素,並不常見於雜貨店裡,所以,為什麼外婆不好好大飽口福呢?

以前家中沒有車子的時候,我們都要走到巷口去等客運,搖搖晃晃一個多小時,才會抵達外婆家。我總記得我們要先坐到鹿港,再轉車到漢寶,雖然媽媽都是用台語喊「漢寶」二字,但小時候的我,總是會聯想到好吃的「漢堡」,一直不懂去看外婆,和「漢堡」有什麼關聯。和同學提及外婆家的所在地時,孤陋寡聞的我們,也常常「漢堡」、「漢寶」傻傻分不清楚。

那是童年中一段很美的記憶。沒有車子的我們,回外婆家,就是僅有的家族旅遊了。也因為要轉車的緣故,常常在鹿港逗留。天后宮、摸乳巷、鹿港老街,都十分熟悉。甚至勝過我的出生地員林,因為在上大學前,我平時活動範圍不是學校、家裡就是補習班,員林有什麼特色,有什麼好吃好玩的,我一無所知。

外婆和阿祖(外婆的媽媽)有很長一段時間相依為命,我的外婆四處打零工,為他人打掃煮飯,整理家務,藉此賺取生活費,養活我的媽媽和舅舅。他們之間的情感非常緊密,在我媽媽還小的時候,總要自己走路上學,沒有家長接送,必須學著自己照顧自己,這些,和我的成長經驗相差甚遠。

我的媽媽講起她的媽媽時,臉上總是微笑,總是驕傲,當她侃侃而談說著過去時,那時的媽媽閃耀著無法明說的喜悅,令我難忘。

也是因為這樣,只要一有空閒,媽媽便會帶著我們回到外婆家,陪阿祖和外婆聊聊天、吃吃飯,縱然交通曲折,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拎著我們三個小蘿蔔頭,等車、轉車,才回到她親愛的媽媽身邊。但是,她甘之如飴。

02-6

漢寶,我很喜歡這樣簡單乾淨的環境,沒有太多紛紛擾擾,少了很多人車喧嘩的聲音,在太陽下山後,四周寂靜,走在寬廣的道路上,你可以清楚聽見你內心的聲音。放慢步伐,一步一步走著。在天濛濛亮的時候,可以聽到公雞啼叫,開啟一天的美好,餐桌上雖然只有外婆煮的清粥小菜,沒有都市裡的蛋餅漢堡,但那單純的味道,卻無法輕易忘懷。

不過,在漢寶過夜的經驗甚少,尤其隨著年紀增長,課業變得繁重,回外婆家的機會減少許多,更遑論過夜了。在過去,對於這樣的變化,我渾然無感,直到無常示現,狠狠上了一課。我才發現,時間過去,就回不來了。

第一次的無常,阿祖過世了,國小五年級的我,不太知道發生什麼事,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有親人離開,望向客廳裡那張阿祖專屬的藤椅,我突然意識到藤椅的主人再也不會在上面留下溫度,而為了喪事忙碌不停的外婆,她的心,是不是也像椅子一樣空蕩蕩的?當孝女白琴出現時,我跪在地上跟著大家哭泣流淚,跪在地上淚流滿面的我,不懂這樣的儀式內涵有何用意,哭得越大聲,表示子孫們越孝順嗎?我不知道。在法會進行時,與法師一問一答間,我才知道,為什麼有人開玩笑喊著「有啊!」、「有啊!」的時候,會遭人白眼,原來那是多不敬的事啊!

從那之後,外婆變得孤單了,但是,並沒有因此增加我們回外婆家的次數。

需要兒孫相伴的她,卻常常守著空蕩蕩的家,為了排解寂寞,她不斷地打掃家裡,一如她年輕時常做的那樣。然而,一塵不染的家,卻少有人煙,形成多大的諷刺。很遺憾的,那時的我,依然沒有發現,青春期的我,還在理解我自己,還在課業中奮鬥掙扎,闖出一條路。

02-8

日子過了許多年,我升上大學,在課業和打工間忙碌不停,甚至還有忙不完的社團活動,一年中回去探望外婆的次數屈指可數。就算好不容易一家人聚在一起,可以驅車返回外婆家時,也不像小時候一樣可以一待就好幾個小時,甚至連和外婆一起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來去匆匆,半個多小時的車程,見了外婆一面,簡單聊聊近況後,就得離開了。大家不知不覺變得很忙,連坐下來,陪陪老人家的時間都撥不出來了。

然而,當和社團夥伴到社區養護中心關心長者時,我都會想到我的外婆,她一個人好嗎?有沒有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是不是還在拚命打掃?是不是依然一個人孤單地守著她那人生最後的依歸?

雖說如此,在每個榴槤盛產的季節時,媽媽依然帶著一大袋新鮮的榴槤回外婆家。她在市場中最多水果攤販的地方,滿是榴槤香味的地方,細細的挑選著,我想,那是她表現愛的方式,雖然我很少聽見媽媽對外婆說過什麼肉麻的話語。

慶幸那時候的漢寶,開始有了些社區發展課程,將在地文化以不同方式加以呈現,也帶領許多在地老人一同成長。外婆也參與其中,和許多同年紀的朋友們在一起學習新事物,甚至和大家一起參加土風舞比賽,一時之間,外婆的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我們以為,她過得很好,很好。

也許也因為如此,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才會那麼令人措手不及吧!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外婆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精神越來越差,媽媽甚至帶著外婆求神拜佛,求菩薩保佑我的外婆,或許太慢了,外婆累了,最後的那天,我甚至連她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我還在台中,還在享受我的大學生活。

大四那年,某天一早,母親節前夕,看到來自媽媽的數通未接來電,緊急回撥後,連忙坐上公車直奔台中火車站,因為我要回家奔喪。

奔喪,從沒想過這樣的詞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回到外婆家,見到久違的舅舅一家,表哥表姊們帶著他們的孩子,正在為外婆摺著蓮花,其實,我一點真實感也沒有,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如同小學五年級那年的我一樣。

當和媽媽說上電話時,我哭了,帶著眼淚坐上車,回到家,我家一如往常,但又經過半個小時車程回到漢寶時,沒有總是熱切迎接我的外婆,只有她的照片,微微笑地看著我。

02-4

我最親愛的外婆啊!您去到哪裡了?為什麼沒有出來看看您的孫女?她終於要大學畢業了,將會為人師表,有著大好前程,她的人生將要開始,您還沒看到她披著婚紗的樣子,您去哪裡了?

我在心中無限吶喊著,卻行禮如儀,任由媽媽帶著我們向外婆上香,帶我們到裡頭去看外婆,躺在冰櫃裡的她,一臉和藹,不發一語,靜默地躺著。

沒有太多的驚恐,只有源源不絕的捨不得,還有許多話沒有向您說,您卻沒能等等我,「行善、行孝不能等」,但這卻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從媽媽那聽說您在醫院過得很痛苦,聽說您撐著最後一口氣回到家,而我多麽不孝,最後一刻,我沒能陪在您的身邊。

接著幾天的法會,跟著法師一起誦經,過程中,我暗暗祝禱,衷心期盼我的外婆能跟著菩薩走,您的一生充滿苦痛,好不容易等到兒孫長大為人,卻還沒能好好享清福就離開了。人啊!究竟是為了什麼才來到這個世界呢?我們真心誠意的讀經,就能使往生者過得平安喜樂了嗎?還是只是要安慰我們生者的心呢?

經過幾番波折,最後還是請來了孝女白琴,我的舅舅和爸爸待在廳裡,媽媽和我們(內外孫)全都要從遠處跪著爬進家門。孝女白琴為我們喊著「媽媽!」「阿嬤!」,她哽咽得說著外婆的往事,也一一拿著麥克風要我們大聲喊出「阿嬤」(媽媽),那瞬間,我真正意識到,我的外婆不在了,在漢寶這個地方,不再有人聽我喊她「阿嬤」,霎時我聲淚俱下,我喊出對外婆的思念,淚水再也無法停止。從回到外婆家的那一刻起,媽媽就說不準哭,希望外婆好好的走,可是這個時候,誰都忍不住了,孝女白琴引出我們的情緒,每個人都說出對外婆最深的思念和感懷。

和小學五年級的我不同,我難過、我不捨、我痛哭,直到現在。

02-7

參加了外婆的告別式,那大大的照片上有外婆親切和藹的笑容,現在還深深留在我的腦海中,那天,有好多人來送她,而我和外婆的緣分也到此為止。後面的程序及儀式,我和弟妹沒有跟上,媽媽要我們留在漢寶顧家,當一切塵埃落定,空蕩蕩的屋子,反而更顯得嚇人。

我到外婆的房間休息,屋內一切如舊,雖然有很多衣物已經燒給外婆,但房間裡還是充滿外婆的氣味,那熟悉的味道,令人無法忘懷。這也是充滿我童年記憶的地方啊!沒有外婆,也就沒有我了吧!媽媽常說,她懷我時,還住在這,受到外婆的許多照顧,因此我才長得頭好壯壯,聰明過人。謝謝您,我親愛的外婆,謝謝您,那源源不絕的愛與關懷。

雖然都已成往事,但現在到養護中心當志工時,那些爺爺奶奶們都像是外婆的化身,我多想給他們滿滿的愛與溫暖,期許他們每一天都可以健康快樂。可是,當我認真投入志工活動時,我的淚水卻無法遏抑,常常中斷手邊的工作,逃離現場。因為我想念我的外婆,我渴望外婆再多看一看我,聽我說說話,給我一個微笑,或是拿著我最愛的滷蛋說:「阿琦啊!這尚好吃,妳要不要來一粒唔?」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