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成為國際級人才,你可能得到的三個收穫

https://miro.medium.com/max/3600/1*2_RFzVHD0JZN40zAI6UeFw.jpeg

2020年3月11日,我加入新公司正式滿一年了。總結三個字:不簡單。

當初來到新加坡想試試看自己的能耐,跳脫原本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來到異地,所有大小事情都是新的體驗。生活層面,舉凡語言、氣候、節奏、飲食、活動空間都必須融入當地;公司層面,則是產業、規模、企業文化、同事年齡、溝通語言、工作模式要適應新的形態。經過這段時間後,我有以下三個最大收穫,想跟各位分享:

1. 拓展視野得以謙卑:不走出去怎麼知道世界有多大?

世界很大,當台灣人在談島內兩黨惡鬥的同時,新加坡人在聊的是國際大事。當台灣人下班享受小確幸時,新加坡人在參加社群聚會充實自己。這麼說當然有些以偏概全,不過生活中明顯感受到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同。同是小島,新加坡的國際化,多種族的融合堪稱世界級,超有效率的政府與政策設計,讓人民無後顧之憂生活,同時在工作上保有危機意識,很務實且快速地持續進步。我常跟朋友說:「在這個國家生活,你不想成長你也在成長」。

除了生活,加入不同的公司也我有機會讓看到不同的企業文化、工作模式,這些都是很珍貴的體會。當看過各形各色角色人種的思維或組織文化,會發現都各有優缺點,也有其適用性。甚至當大家在談某個面向的問題時,深究下去會知道這是系統性的問題,在這樣的系統肯定也有它的優勢。看得多了,就會知道沒有絕對的好壞,對組織是,對人也是。

因此,慢慢地自己會變得更謙卑、更有彈性,不會再只知道很淺薄的部分資訊時,妄下判斷。而願意多去探索瞭解,再提供自己的主見,並保有開放的心態去面對他人的指教。

2. 反觀自照得以進化:有多久沒有好好跟自己對話?

當孤身一人在外,所有的感受都會被放大。快樂興奮的感覺是放大3倍,悲傷痛苦的感覺更是放大10倍,這一路走來不容易,但也是一個可以傾聽內心聲音的時刻。為了適應新環境,很多過去固有的習慣不適用,很多內心深處的隱性價值會彰顯出來,例如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是自己排斥的?我為什麼而開心?我又為什麼感到痛苦?這些痛苦再告訴我什麼?

此時會發現,外面沒有別人,有的是我如何詮釋外在發生的角度,想法決定世界。在精力有限挑戰無窮的情況下,會更精挑細選價值觀,給空間去好好對話,重新認識,並且突破再進化,變成一個更喜歡的自己、一個更了解的自己。

3. 享受不適得以成長不痛苦就成長哪有這麼好的事?

來到異地第一年,最不缺的就是「不適應」的感覺。每個不同除了帶來興奮感,更多的是不適感。Principle (原則) 這本書作者Ray Dailo提出的Life Principles 1.7

“Pain + Reflection = Progress"

就是過去一年最好的寫照。學習可能是快樂的,但成長絕對是痛苦的

跟練肌肉的概念很像,做重訓的時候可能很愉悅,感覺自己像是在挑戰目標,但身體的痛楚也是很真實的。如果不會痠不會痛,那真的還沒有鍛鍊到、成長到,只是持續待在自以為是突破的舒適圈,可能用錯方法,也可能是自欺欺人。

以我為例,每天都面對英文不夠好的挫敗感,常常懷疑自己為什麼搞成這番地步,好好的中文不說,來這邊聽著充滿問號的真誠回饋。該不該練,該!辛不辛苦,苦!越怕越得去做,不然久了就更難主動學習。問問自己:這麼年輕就待在舒適圈好嗎?

最後,我想鼓勵有意願往世界級戰場的台灣朋友們,只有付出一百分的努力才會有機會跟世界級的人合作、甚至一較高下,台灣需要更多熱血的年輕人突破舒適圈,在逆境中踏實成長,未來才有機會將這股能量帶回台灣帶動更多人成長。期待在新加坡與你相會。


第一屆圓夢寫手/ Rocky 

Rocky,實踐教育家,用自己的做到去感動他人,勇於突破舒適圈,作為台灣人前進國際的典範。曾任台灣科學園區資深人資,負責數千人組織人力資源專案規劃與執行,後轉戰新加坡現為跨國企業中「文化與學習發展」總指揮。

圖像裡可能有9 個人、包括 Yu-Pei Chen 、 Lin Szu Ling 、 Jasmine Huang 和 Motty K Mathew、微笑的人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包括 Ace Nacional、微笑的人、大家站著、海洋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10 個人、微笑的人
圖像裡可能有21 個人、包括 Yu-jen Hsu 、 Laura Hsu 、 Yateen Gharat Cpf 和李龙乔、微笑的人、眼鏡、自拍和特寫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