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到了,大家個個都熱得汗流浹背,天氣一熱,就很容易食慾不振,連吃點心都提不起勁來,這時候最適合吃涼涼的、不會太甜膩的東西了!
客家水粄兒,是我從小就很喜歡吃的客家點心,甜的鹹的各有滋味。
記得小時候跟媽媽去菜市場,總是能看到很多好吃的客家米食,有菜頭粄、芋頭粄、粄條、水粄、九層粄、米篩目等不同產品還有粄圓,菜包、地瓜菜包、艾草菜包、發粄、芋頭粄、油飯。
雖然很容易就能在菜市場買到水粄兒,但我還是喜歡阿婆做的水粄兒,傳統的水粄兒都是用蒸籠蒸的,也可以用電鍋也可以成功地做出水粄兒,而且做法很簡單,不需要用到秤子,直接用米杯就可以量取份量了,材料也很容易取得,全聯就能買到黑糖粉和在來米粉,傳統的作法是要把在來米泡水一碗,第二天再磨來做水粄兒,只是這就比較費工了… 糖沒有放很多,吃起來就不會覺得膩,喜歡吃甜一點的可以多放點糖。
水粄有甜和鹹兩種口味。甜的吃起來有黑糖的香味,我喜歡甜的口味,黑糖的甜香在嘴裡散開,令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鹹的配上絞肉炒蔥頭和蘿蔔乾,香氣十足,也不錯吃。爸爸喜歡吃甜的,而媽媽喜歡吃鹹的。阿婆為了試口味,甜的鹹的都會吃。
水粄兒就是閩南人的碗粿,但我覺得水粄兒聽起來比較有客家風味,我喜歡從冰箱拿出來水板兒直接吃,妹妹則喜歡放在微波加熱後後才吃。
水粄兒雖然外表看起來很不起眼,就是一塊棕色的食物,但是在我心裡卻有跟跟阿婆一起做水粄兒的美好回憶。 炎熱的天氣裡,來一碗涼涼的水粄兒,吃在嘴裡就覺得很舒服了
新竹縣橫山國小/江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