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客家美食中,我很喜歡吃湯圓也喜歡吃粄條。
因為小時候阿婆煮過湯圓給我吃,湯圓吃起來鹹鹹的,還有一點淡淡的雞湯味,現在我要介紹的是鹹湯圓的做法,就我所知,客家鹹湯圓做法是先把糯米泡水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把這些糯米放進石磨機裡磨,沒多久糯米就變成了粉末狀了,然後就把糯米粉倒進一個專門的袋子裝起來,然後拿一個很大的石頭壓著,可以將水份擠出來。然後把糯米團搓成小小顆的湯圓囉,如果想做出紅湯圓的話要加紅色的食用色素喔!然後要做湯圓食材有七樣分別是︰香菇絲、肉絲、蝦米、油蔥、芹 菜、韭菜、糯米配上雞湯的湯頭鹹、香,鮮味四溢,令人回味無窮。過年的時候,因為客家人認為吃湯圓就會像湯圓一樣圓圓滿滿,所以會看到湯圓這一個料理。我覺得湯圓真是一道好吃的料理,我們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後,還唇齒留香,令人欲罷不能。
每個週休二日,一家人就會到新埔街上吃板條。只見一個小鎮上三五步就有一家板條店的風貌,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 只見老闆將板條放到鍋裡川塤,接著熟練的將醬油、榨菜、肉絲?蔥花、香菜撒入香味俱全的板條就做好了。用嘴抿一抿,鹹、香、鮮溢滿口腔,回味無窮。 我問爸爸說:這麼好吃的板條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爸爸說:新埔板條以純米漿製作,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且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並搭配炒豬肉絲。
新埔粄條的特色是店家自製的油蔥酥,醃製過後再炒的豬肉絲與高湯,道地的客家粄條不能少這一味。 除了湯粄條、炒粄條也是客家美味,先炒洋蔥再加入板條拌炒,再搭配肉絲與油蔥醬香味食足,令人垂涎三尺,口齒留香。 美味的粄條,當我一口吃下去的時候,真是人間美味呀!聽完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垂涎欲滴了呢?
新竹縣橫山國小/徐方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