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歡的客家米食是糍粑,他吃起來很軟,也有非常多的口味,例如:芝麻、花生、紅豆⋯⋯等,很多種口味,形狀有:圓形的、橢圓形的⋯⋯。糍粑是一般人熟知的客家米食,客家人會在婚喪喜慶活動,或廟會拜拜時,用他來招待賓客,或者是平常吃也可以。
記得小時候阿婆做的手工客家糍粑的滋味,它藏著我們許多溫馨動人的美好記憶
糍粑,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在客家農村都有做,在各地農村是傳統食俗。它既是節日待客的美食,又可凝聚鄰里濃厚的情誼。
我是在國小一年級時,阿婆在家裡做給我吃的,他的做法是(將糯米磨成粉漿壓乾水分成為粉塊後,取一小塊,滾水煮熟,在和所有粉塊搓揉成粉糰,放入蒸籠蒸熟。接著將蒸熟的米糰,放入布袋中,開始搓揉至產生Q彈性,就做好客家糍粑了。
在吃的時候,我把第一碗讓給我的家人,希望他們吃得很開心,我也很喜歡這一次阿婆幫我做的糍粑,吃起來很軟Q,再沾上花生粉更好吃。不只有糍粑,還有很多其他的客家米食,都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成了台灣的原動力。
糍粑是家鄉的食品,在家鄉節日時都能吃到,軟Q的味道一直到现在記憶猶新呢。
前一段時間爸爸念念不忘说要做來吃,阿婆就買了糯米粉做了一些,香香甜甜的,味道超级棒,昨天又做了一些,媽媽可是吃了十個呢,可以當一天的飯量了,我也吃了八個呢,真是欲罷不能呢!。
我愛吃糍粑,因為它QQ軟軟的很好吃,現在我五年級了,假日時,我會和阿婆一起做糍粑,我也是阿婆的好幫手,這一次我們也做了花生糍粑。我覺得糍粑美味可口,吃在嘴裏,暖在心裏,加上花生粉的味道有幸福的感覺。歡迎大家也來嘗一嘗客家糍粑。
新竹縣橫山國小/彭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