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歡跟客家米食數不勝數,有發糕、糍粑、米粉、湯圓、粄條、紅粄、粽子、水粄⋯⋯這其中最喜歡的是糍粑,因爲它吃起來黏黏軟軟很Q彈,還有它的伙伴花生粉,它們簡直最佳拍檔,如果沒有花生粉就像少了一人的雙打組合。我在小學一年級時第一次吃到糍粑,一開始我不喜歡,嘗試了第二次,我就變得很喜歡這個米食了。
它的特色是用糯米做的,它在客家人的唸法是糍粑,它吃起來是黏黏軟軟的,然後看起來像史萊姆,有花生口味、芝麻口味,然後糍粑的的材料有糯米、糖粉、花生粉,先把糖粉加進花生粉加進花生粉裡面,再把糯米用成糍粑,再把花生粉灑下就好了,它沒有特定的節日吃,想吃就吃,它也沒有地區性,外國也有可能吃得到。
一開始我不知道是什麼,還誤以為是像遊戲裡身形奇特、會變換外型的怪獸,害我不敢吃它,在媽媽鼓勵和推薦下,告訴我很好吃我才敢試試看,一吃成主顧,也發現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很喜歡吃。
這個客家米食是在喜事的時候才會吃,我喜歡的原因是他和其他的客家米食大不同,它非常獨特,因為他黏黏的而且有不同的口味,有一個跟他類似的米食叫麻糬,為什麼我比較喜歡糍粑,因為它給我的是滿滿的回憶。還記得有一次我在吃糍粑的時候,弟弟說:「有大怪獸,快逃啊!」接著我便跟弟弟說這不是怪獸,這是糍粑,我們倆覺得很好笑,一邊吃著糍粑,一邊玩著躲避怪獸的遊戲。 我最喜歡的客家米食是糍粑,吃糍粑時總是能讓我想起許多快樂的回憶,耳邊好像都充滿笑聲,希望我可以跟它創造更多甜蜜歡樂的回憶。
新竹縣橫山國小/彭暘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