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出街頭上的一道風景──人生百味朱冠蓁專訪

北區圓夢寫手/李映瑜

照片一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相同的經驗,看到路上瘦弱的老人家費力地載著或推著一車比自己還高的回收車,猶豫著是否要過去幫忙,卻又突然想到等下還有事,想到自己力量太過微小也沒辦法幫到甚麼忙,會不會還有可能被誤認是壞人? 各種不同的想法在腦中不斷來回地掙扎,最後依然轉身而去…。

跟往常一樣,下了班準備回家的冠蓁鼓起勇氣與婆婆攀談後,才了解到婆婆的家在約五六公里處。這一段回憶卻一直放在冠蓁心中糾結著;有了朋友們的支持即著手實踐! 利用年輕人最擅長的「網路」開始 ,「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是一個回收地圖網站,用群眾力量輸入並收集回收者的資訊,方便大家將回收就近拿給他們,省去自己等待垃圾車的時間,也希望儘量減輕回收者們長途跋涉的負擔。第一次號召群眾力量就受到大眾的支持;冠蓁卻謙虛的回應: 「他們只是以自身能力可及之處做一件事罷了,真正偉大的是認同這個概念的價值、使它從幼小的苗逐步成型的眾人。」

有了大眾的支持與更多力量的注入,石頭湯計畫、街賣者計畫應運而生。

石頭湯計畫是蒐集過剩的食材,並召集大眾一同烹煮與有需要的人分享;經過調查後,其實台灣有許多良善的社福團體定期供餐給街友,基本上是不會挨餓的。仍繼續做下去的原因是為了「帶更多人到街頭上」,讓更多人注意到街角的他們,平常因陌生害怕不敢任意交談,卻能因分享食物而建立連結,人在吃飯時是最沒有防備心、最好交流的時刻 (像是Eateghter就是一款以餐桌配對一起吃飯而爆紅的交友軟體) 從不敢靠近街友到彼此建立關係進而交談,互相了解,給予更多同理心。更有參加過石頭湯計畫的人與冠蓁分享心得,說自己再也不會害怕瑟縮在街角一隅的身影了。

這就是石頭湯計畫想帶給大家的社會影響力。

照片二

街賣者計畫是由人生百味團隊親自去挑選台灣在地良善產品,藉由重新設計的包裝為街賣者去汙名化,去標籤化。其實街賣者沒有甚麼不一樣,消費者更不需要出於同情或善意而購買不需要的產品,讓街賣者成為台灣分享善意的一片風景,販售的是有趣、有價值且吸引人的優良產品,不僅讓街賣者更有自信與大家分享自身對台灣在地產品的驕傲,更能創造街頭上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地交流與互動,彼此之間的信任都讓我們更加喜愛這片土地!

照片三

很多時候我們都因為「不了解」,所以在心中填入無知的想像與臆測、在媒體的報導中斷章取義,而使我們怯步、使我們恐懼,因無從得知資訊而讓弱勢族群成為黑暗區域,大眾難以踏入。透過進一步的接觸,令剛勇發現了自身想像出的暗夜中其實是一道道閃爍的光芒。

「一起走入南機場,聆聽社會的聲音!」剛勇說。

人生百味將有一個在萬華南機場的新基地,讓石頭湯延伸計畫繼續延伸。縱使當年繁榮市景已消逝,濃厚的人情味仍留存,有著獨特爽朗笑聲的賣雞伯、常常熱心參與的鰻魚伯,總是阿莎力地贊助共食廚房的食材,與街頭上收集而來的剩菜,烹煮成一道道美味的料理,在共食共煮的過程,讓食物暖化彼此,開啟社會不同階層的窗口,並讓彼此輕鬆地對話,互相了解。期望在這過程中,消除隔閡,共創美好時光,並深刻的溫暖人心!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