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卓鄉土客家菜──「吃」出客家人的生活智慧

中區圓夢寫手/Timmy Zhou

「閱」客家味

溫馨小巧的庭園,接引著是暖熱黃燈泡構建而成的路燈,紅瓦磚堆砌而成古色古香小房舍,是我們準備品嘗美食的小天地。一踏進小房舍,你會發現桃花源的那個世界,不過就出現在你眼前。偌大的空間,樹叢的點綴,店家用心擺置的植栽,早期農舍器具,都像極了搭乘時光機返回從前。這一刻,我們回到早期客家庄作客。

貼心設計的包廂與超大的用餐空間,不論你是情侶、家庭、畢業餐會或公司聚會,任何人數,任何形式都很相宜。我們一群學生浩浩蕩蕩的進入餐廳,訂了包廂,那天夜裡天氣寒冷,窩在裡頭品嚐熱情佳餚,頓時像極了家庭團圓。

02%e5%9c%a8%e5%9c%b0%e7%be%8e%e9%a3%9f2

「嚐」客家味

外頭寒風瑟瑟,能嚐著熱呼呼的客家菜,格外幸福。富含膠原蛋白的筍乾豬腳,是客家菜特別的組合方式;鮮豔綠色的炒龍鬚菜,幫你補充豐富的纖維素。嚐著嚐著你會發現,客家菜無不有三共同點:鹹、香、肥。不過,這一切巧合也是有典故的!早期客家生活艱苦,工作粗重,需要補充體力與鹽分,所以「鹹」、「香」、「肥」一直是傳統客家菜的特色。鹹是為了易於保存,香能增加食慾並耐飽,肥則是為了補充大量體力。

說到印象深刻,非「鮮炸酥香菇」莫屬,可謂最令在下嚐的最挫折的一道菜。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道菜更是嶄露無遺。外表酥脆的皮層,早已在涼風吹拂下而不燙嘴,內餡的香菇,卻因外皮包裹,將內餡與世隔絕而保有溫度,我卻不自知。如同初生之犢不畏虎般,稀哩乎魯豪邁嚥下。下場即是,喉嚨瞬間氣爆,只得迅速喝下冰爽的麥茶,來澆熄這場喉間災難。
02在地美食3.jpg

「憶」客家味

古諺有云,民以食為天,飲食對人們來說是補充體力、補足營養的方式。並且,食物的製作方式,多和生活習慣有所關聯。此趟美食之旅,從享用美食之中,得以窺見客家人對於吃的想法,對於吃的傳統,然後發現處處都是前人的智慧結晶。

感嘆古今大不同,今日飲食習慣,經常以視覺刺激和味覺享受為優先,與前人對於「吃的態度」不盡相同。無意之間,可能流失了歷史的內涵厚度,甚至徒具表面的光華亮麗,是我們所不希望發生的的。關於傳統、關於文化、關於歷史,隨著物換星移,逐漸消失在人們腦海中,流逝於時間之中。

關於某些歷史印記,從前的生活情趣。如今,卻只能用味道去記錄他,格外感嘆。如今,我們還能用味道記住他,也格外珍惜。

亞卓鄉土客家菜

地址545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412之1號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