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區圓夢寫手/Hank
每年元宵節,台灣三大傳統慶典「北天燈」、「南烽炮」和「東炸寒單」為人熟知。然而,在新竹寶山鄉的「打中午」文化祭,沒有三大慶典的盛名,卻有著濃濃的客家人情味,每年吸引數千遊客,在元宵節當天中午到寶山鄉來參與盛會。

「打中午」:打什麼?怎麼打?
「打中午」相傳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客家人為祈求神明驅逐瘟疫,每年元宵節開墾地區客家庄就會舉辦神明遶境祈福活動;遶境期間,各家戶在中午會自發地挑擔奉飯「打中午」,擺出特色美食,供遶境、隨香人員及鄉親「食福」,象徵「食空空,好年冬」。「不怕你來吃,只怕你不來」,展現客家人好客、分享和惜福的精神。



新元素 讓傳統文化展現不同風貌
隨著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傳統的民俗慶典在地方政府與社區居民的努力下,結合了各種元素,讓「打中午」更加美麗、有新意。
客家花布加入文化創意巧思,帶出元宵年節的喜氣熱情;搭上用竹子編織的竹籠與留下歲月痕跡的扁擔,呈現出客家人勤勞奮鬥、惜福奉獻的精神。

寶山鄉是個山城,工作機會少,年輕人口嚴重外流。為了下一代傳承客家文化,鄉公所附設幼稚園特地讓小朋友們挑擔進場打頭陣,為整個活動增添童真與活力。

近年來,有不少從東南亞國家遠嫁到寶山鄉的新住民。她們精心烹煮家鄉拿手料理,讓工作人員和鄉親們能夠品嚐到不同風味的異國美食。來自泰國的月萍,特地穿著泰國傳統服飾並帶來著名甜點,糯米團包著椰子肉,與鄉民、遊客共享異國佳餚。

好客熱情,健康環保兼備
挑擔美食中少不了常見的客家小炒、福菜肉片湯、板條、油雞、湯圓、麻糬…等等傳統客家美食。特別的是,今年挑擔隊伍加入了健康挑擔,菜餚一改傳統油炸的料理方式,以蒸、燙、炒的方法取而代之,並用少油、少鹽為料理調味,讓民眾吃出食材最天然的滋味,也減少健康的負擔。
客家美食:不怕你來吃,只怕你不來
特別一提的是,整個活動沒有提供免洗餐具,老經驗的遊客都知道要自備環保餐具,才能入寶山而不會空手而回。
心動了嗎?明年元宵節記得帶環保餐具來新竹,一起「入寶山,打中午!」
影片:2017寶山鄉「打中午」挑擔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