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圓夢寫手/陳儒暄
「沒錯!我喜歡妳。妳呢﹖」
那個靜謐的午後,教室裡的同學正在蟲鳴聲中香甜的熟睡著,我和他各自依在陽台邊,他對我說了一段,我已經預想到的告白對話,然而當時的我,只有一心拒絕他的念頭。
我和他當時是非常要好的死黨,也是班上最佳的班長與副班長組合,面對班務我們都有各自的責任及使命感。我們身邊有一群好麻吉,分組一定要分在一起,生日時也一定要互相計畫一個刮鬍泡水球攻擊的生日派對。
喜歡和愛都是慢慢產生的。某天,我漸漸發現我和他之間的互動,已經不僅是過往好朋友相互打鬧玩耍,似乎多了一點愛情的在乎與關心。當時,我對於自己想要的感情狀態仍捉摸不定,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段可能即將從好朋友變成情人的關係。那時,我選擇了拒絕。
尷尬成了我們友誼狀態的代名詞,我們不會一起去找化學老師拿講義,不會一起去教務處完成代辦事項,好一段時間,我們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雖然沒有任何來往,但是我們心裡一直掛記著彼此,畢業前夕,我知道我們之間如果就以這樣的結局收場,我肯定會後悔掛念一輩子,所以,我利用畢業典禮的活動練習,築起我們之間溝通的橋樑。
喜歡和愛一個人很容易,但要忘記和不在乎一個人,卻要花上好多時間、精力,而最後還不一定能讓自己真正釋懷。
當時的他,對我是如此,從沒放棄過對我的好和愛,而我也是同樣的,只是當時的我想要同時擁有太多的人事物,不斷的向外追尋那些我所沒有的,忽略了那些在我身邊最美的風景,傷害了最疼惜我的朋友們,到頭來,我獨自一個人回到了什麼都沒有的原點,開始想念那些曾經的美好。
我三年沒見過他,三年間我用盡了各種方法,想默默地關心他的近況,也用了很多方式告訴他,我對於他的愧疚,而他也曾正面回應我,不想再憶起這段不好的回憶,只是我自己依然在後悔與難過中生活著。
畢業後三年的同學會,我主辦他協辦,面對公務我們一樣各自有主導的能力,然而,我和他之間的疙瘩依然存在著。我們的摯友團時隔好長又聚在一起,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打哈聊天,也許是太久沒有好好享受朋友間簡單的幸福,霎那間所有往事都在腦海中跑過一遍,只有感慨。
可能暫時我們的友情沒辦法如同過去一般,仍然會難過、會感到惋惜;然而該慶幸的是,在闖完這一大圈後,這些朋友還是一樣和我併著肩,坐在同一張桌子前喝飲料、吃蛋糕,談著任何想談論的話題。更值得高興的是,因為這段自責與懊悔,我有機會檢視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心中最想追求的人事物,好好經營及認真過著自己現在的生活。
人生肯定是由許多喜怒哀樂組成,太順遂的人生反倒無聊,而且可能會讓人迷失其中。也許,挫折才是我們人生中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