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藤蔓的直覺聯想,可能是彎彎曲曲的植物,爬滿城堡,密佈棘刺。在童話故事裡,藤蔓象徵著遭受痛苦和囚禁的空間,同時也代表著角色的衝突與考驗。然而,在野外,藤蔓可是一流的空間設計師,以衝天的氣勢,敏捷的蛇行,曼妙的舞姿,繽紛的花果,裝飾著森林大家族,規劃著曲折登高的壯遊。
不定根低調,緊密匍匐前進
植物的根系,通常深植泥土。但是有一些藤蔓植物,會在莖或葉的部位,長出具有爬行能力的不定根,彷彿吸盤,能牢牢抓穩垂直的樹幹、傾斜的岩壁或人造物體,彷彿利爪能緊緊貼地,擴展勢力。不定根的吸附,汲取水分和養分,確保植物穩定地成長與繁衍。
宛如英勇的戰士,不定根不斷地匍匐前進,即使斷裂陣亡,也有其他的袍襗來補位,等待再生的根系捲土重來。植物的移動,悄然無息,渺然無聲,緩慢地爬行,觀察環境,尋找最有利的支持,緊密地貼近,然後向上向前向陽光。
不定根的生存策略,有著蔓藤求生的智慧,沒有巨大的身形,讓自己低調不顯著,融入環境,平靜地成長。我看見沈默的力量,等待的功夫,還有隨遇而安的韌性。
走莖果敢,拔地而起的旋轉纏繞
複雜的纏繞,是一般人對藤蔓的首要印象。植物的生長素,在陽光的引導下,啟動了旋轉機制,只要碰觸到支撐物,不論左旋或右旋,變換方向,轉身彎曲,奮不顧身,往陽光的方向,衝,就對了。
無法站立的藤蔓,將絕大部份的能量用於水分的傳輸。根系一旦抓穩土地,拔地而起的主莖,便開始尋覓可供纏繞的宿主,大量的水分運輸,供給主莖最有效能的旋轉元氣,接著樹葉的萌發,花朵的綻放和果實的繁衍,才能完成生存大事。隨著歲月的累積,主莖逐漸蛻變為粗壯的老藤,猶如扭曲的樹幹,以千變萬化的旋轉姿態,固著在土地上。迅速的水分輸送依舊,木質化的藤莖變得強大,成為更有力量的植物。
生存是需要勇氣的,破土而出的果敢,反重力奔馳的爆發,旋轉纏繞是種冒險。蔓藤的走莖,讓我發現,成長其實需要懷抱夢想,燃燒熱情,然後還要有一股衝動的傻勁,努力朝著陽光奔去。
攀緣互動,依附蜿蜒的延伸魔法
藤蔓的生長,有個細緻的結構,就是由葉或莖特化而生的依附組織。長出捲鬚,生出利刺,萌生瘤狀物,彎曲的倒鈎,透明的吸盤,多變的絨毛……等等,五花八門的特化結構,都是為了協助植株,可以更有效率的攀附與自我保護。
為了邁向遙遠的藍天,藤蔓鎖定樹冠頂層為目標,依賴著和大樹的交纏,編織出藤與樹相依相存的生命故事。柔軟的出鬚,環抱彼此;尖銳的棘刺,抵禦外敵。天註定的緣份,使藤和樹相約此生。千變萬化的特化組織,使藤和樹密不可分。
樹纏藤,藤繞樹,無非都是為了生存,面對環境考驗的調整,目標其實一直在那,未曾改變。演化出無奇不有的絕招,宛如魔術似地變出利刺,變出捲鬚,變出彎鈎,蜿蜒遊走這碩大的廣袤森林。觀察蔓藤的壯遊,我明白環境無時無刻在變,生命因學習讓自己的彈性變大,精采可期。
觀察環境,隨時自我調整的生命當下
藤蔓是生活的藝術家。不論它是在地表匍匐覆蓋,或是沿著樹幹岩石向上攀爬,它的生存隨著移動的範圍漸漸擴大,與變動中的環境息息相關。它會觀察生態,尋覓支撐。它善於等待,跟隨陽光的指引前進。它懂得變通,順應空間,調整方向。它專精特技,扭曲翻轉,飛沖直上,即使身體打結,依然奮力向前。它沈默穩定,低調成長,年老粗壯的藤皮,有著紀錄歲月的豐富紋理。
觀察蔓藤,敬佩它身懷絕技,每一個藤莖的扭曲,每一節宿存的痕跡,每一條探路的捲鬚,每一根尖銳的棘刺,轉化成一道道深刻的紋理,記錄著翻轉生命的脈絡。葉子距離老莖遙遠,花朵和果實更是遙不可及,連接土地的老藤,拼了老命也要穩穩地守護著生命的源頭。我懂了,「吃果子,拜樹頭。」
藤蔓,翻轉生命的高手。這寶貴的一堂課,豐收,感謝!
<藤蔓>
1.定義:根繫土地,莖無法直立,必須依靠物體支撐向上,且具有特化結構協助其生長的植物。
2.藤蔓的水分傳輸:
(1)藤蔓把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攀附這個生存任務。因為主莖的成長,水分養分的傳輸距離越來越長,所以藤蔓必須更有效率地來執行相關的運輸工作。
(2)很多藤蔓,具有儲存水分的根莖器官,也是在野外尋找水分的重要資源。
(3)當水份豐沛的主莖遭遇截斷,有些藤蔓會發生褐化,氧化或散發特殊氣味來自我保護,爭取存活的時間,以其他方式繁衍求生。
3.對森林生態的正面影響:
(1)物種多樣性:藤蔓種類繁多,家族龐大。
(2)森林結構多樣性:藤蔓縱向跨越海拔交界,橫向穿越林相交疊,豐富生態環境。
(3)生育地多樣性:藤蔓可移動的性質,地生、岩生、附生、寄生,生育地廣佈森林。
(4)提供資源:藤蔓是昆蟲的食草和蜜源,也是動物的食物。對人來說,更是生活及園藝重要的取材。
(5)喬木樹冠層的連結:藤蔓向陽攀緣的過程,以樹木為支點,編織架構林相,有程度上的穩定作用。
(6)動物移動的通道:藤蔓串連不同的生育棲地,提供物種休憩、搬遷,覓食、狩獵、附生和寄生的場所。
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穿越山林與人間,觀察生態與群眾,凝聽松風與脈動,嗅聞芬芳與氣息,品嚐鮮嫩與悲喜,觸摸綠動與冷暖。書寫對話,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