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錢是理財最重要的一步,把錢花在刀口上,財富自然有增無減
這裡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我會將我的案例分享給大家參考,不過最後還是要依照自己的實際狀況去評估。像是住在家裡的人,明顯花費就會比我少超多,理論上可以存到更多錢,做更多理財的運用。
老實說很多人都分不清自己的錢,花出去後換來的是消費還是資產?

面對購物欲望的「斷捨離」
我整整3年幾乎很少買任何新衣服、新鞋子或任何首飾與包包。
套句許多理財專家說的話:「妳是真的需要?還是只是想要?」身為女生,我也不免俗地會想要Pandora的首飾,但我會多花點心思考慮購買這項物品的必要性,也會避免失去理智的掃貨行為。
每天記錄自己的消費性支出
- 每月固定支出(房租兩人平分、保險費、電話費):NT$9000上下/月
- 外食費(套房沒廚房只能三餐外食,平均每天NT$300):NT$9000上下/月
- 購物費(舉凡沐浴乳、洗衣精、買水果等民生用品):NT$3000上下/月
- 交通費(不只通勤費,你可以把油費也算進去):NT$3000上下/月
- 健康投資(包含看病、營養補充品):NT$2000以上/月
因為我和老公三餐外食,營養明顯攝取不足,因此營養品成了我們的必需品。我們固定食用的有綜合維他命、B群、酵素,另外老公在重訓有高蛋白的需求,我也有補充膠原蛋白的需求。個人很推等滲透粉劑營養品,吸收有感!CP值超高! - 額外投資(包含紅包、學習進修):NT$2000以上/月
基本上每個月都省不了這額外支出,當月有喜宴就會包出去。沒有的話,我會購買3本書閱讀。另外,我和老公每週上兩堂1對1線上英文家教練習口說,而且我還有參加會員以及上課等支出開銷。
因此光我自己一個人,就算扣除我的投資型消費,每月固定基本消費高達2萬4以上。真的很想抱怨台灣的低薪環境,月薪22K是要怎樣讓一個大學新鮮人在台北生存,叫他們吃泡麵啃饅頭嗎?!

聰明消費才是王道.小錢也是錢
- 售出保存良好的二手物:我很喜歡閱讀,有利用價值的書我會保留。覺得看過一遍就足夠的書,我會選擇到Tazze網路書店上架售出,再把賺到的錢拿來買下一次想購買的書。我也有透過蝦皮成功售出保存良好的拍立得,這些錢都是一種回收。
- 購物上SHOP.COM賺現金回饋:不是我刻意做業配,而是我真的有透過這網站在3年時間賺到了NT$7000的現金回饋。美安的平台我很喜歡,當然我還是會上網做比價動作,不過只要符合需求就會透過Shop.com購買,Tazze網路書店就是其中之一。小錢也是錢,長期累積下來也是一筆大數目!
- 消費時盡量刷信用卡:只要能刷卡的話,我幾乎都是刷元大1%現金回饋卡,而且信用卡還會有明細紀錄讓你核對。另外我們只去家樂福購物,老公就申請聯名卡扣抵紅利。還有看電影只去信義華納威秀,就申請花旗卡享折扣優惠,還可以集點Happy Go卡,需要買民生用品時再透過Shop.com到愛買,再扣抵點數。
不要小看小錢的力量,石油大王洛克斐勒(John D.Rockfeller)也曾說過「別看不起一塊錢」,邁向致富就是從存下一塊錢開始的!
SMART理財存錢法.就是要懂得開源
所以「開源」很重要!我這1年有在協助廠商維護網站、當設計家教、幫別人買東西,利用下班時間盡量幫自己賺取一些業外收入。每個月幾千至一萬元,也足夠支付一些生活開銷,這也是我持續在努力的地方。另外我也要感謝我的老公,每月1-2次的娛樂性支出(看電影、吃大餐)是由他支出的,不過是用投資買股票賺的小錢去支付。不曉得為什麼,我老公在挑選股票上很有慧根。我看投資書根本是有看沒有懂,頂多有概念,所以我只敢做美金定存,投資股票就靠老公的慧眼識英雄吧!
在今周刊有分享一篇文章是關於「SMART聰明設定存錢目標」,這存錢的概念也很類似於我看待金錢的方式。訂立每月固定存下的金額,先把固定消費支出扣除掉,翻閱記帳本檢討這個月哪部分多花?哪部分有省下來?

掌握理財規劃.未來十年翻轉人生
每個人狀況都不同,但每天記帳的習慣和理財的思維,一定要在30歲以前擁有。當別人打電玩抓寶可夢時,下班後仍要不停地自我學習和努力工作,才能做到!
我以前覺得動漫裡的千金少爺擁有私人飛機環遊世界根本是瞎扯蛋,但自從看到馬來西亞億萬富翁千金的IG以後,才醒悟到在現實社會裡真有其事!
別人命好不能說什麼,他們就是幸運成為前1%有錢人家的子女。我們只能靠自己努力打拼,腳踏實地走每一步,至少要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