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同源,淬鍊真實的自我

第三屆圓夢寫手 / 余若寧

生命不是非黑即白,許多似是而非逗弄著日常,好比獨立人格與社會化之間是密不可分,是因果關係,是幾經爬梳整理後才頓悟的柴米油鹽。這是我的性格寫照,沒有絕對與清晰的字眼能夠描述,但脈絡有跡可循。

我不太將搖筆桿稱為寫作,那聽起來有些太過華而不實。但無可否認的是,書寫是貫穿我成長的脊柱,在幾個生命的轉捩點上都扮演了說書人的角色;性格的幼稚與成熟、直接與迂迴、多愁與理性、霸道與脆弱,都毫無保留的記錄下來。學業告一段落後,經歷了一段空窗期;那段時光我試著回頭「翻箱倒櫃」,同時亦不間斷地記錄生命。先前寫過一篇札記名為人心味噌湯,便是這段歷程的影射;越試著翻攪,越是霧裡看花。

thumb_IMG_2891_1024

譬如,自己能夠很理性的處理學業與工作壓力,能夠將公事與個人情感切割;然而切割後卻是讓情緒流落街頭,沉入心海。每一次雷同情形發生時,將一次次累積這份能量,卻渾然不知。「掉淚不能解決問題,還不如把力氣花在找方法上」、「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點機會也沒有」,典型的似是而非價值觀遊走腦海,但其實很多事並不是因果關係。

找方法重要,但放任負面能量不管,有一天它將加倍奉還;努力是正向的態度,但用力過度落入同一套思考邏輯,錯過提高自己能力的質量機會。自以為的理性,其實只是霸道的欺壓著感性。不過理性卻也著著實實地鞭策我前進,不在情緒中停滯太久;感性也嘗試著找到出口,在文學的世界找到一片能夠盡情播種的田地。

發現之一:理性與感性的共存。

在商業領域打滾,積極爭取、口條清晰、台風穩健、社交智慧,在在都和安安靜靜地坐在角落擦不上邊。健談好朋友是一個我,傾聽擅思考是一個我;有時關閉感官對外在的接觸,使用音樂的美好將世界的險惡隔絕;電影的腳本嘲諷社會的暗黑;文學的字裏行間不迎合社會的口味;舒適圈的劃分讓我穿梭自如,突破的快感讓人上癮,退回讓人安心的方寸之地整裝亦是取得平衡的手段。

發現之二:嘈雜與寧靜的雙棲。

「同樣一個懷抱水火都沸騰,快樂凝望不快樂,妥協共生;同樣一個腦袋對立的靈魂,勇敢挑釁不勇敢,激烈辯論」。矛盾可以在腦裡兜著圈子, 但這段空窗使我不得不面對這些寄生已久的坑坑疤疤;除了不停的向下探潛幾年來社會化歷程中所接收正確的、非正確的、潛規則的思考邏輯,在觸及缺陷時勇敢正視、在發掘優點時嘗試著運用,水火同源並非不可能。

發現之三:對立到平衡。

thumb_IMG_3477_1024

簡言之,我並不勇敢、不堅強、不是最優秀,但在學業、事業、愛情等風風雨雨襲來之際,能體驗呼吸; 心中的廣場雖然充斥各式各樣的思緒,但它們以相互支持交流替代評斷謾罵,準備迎接每一段飽滿充實的旅程。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