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節氣小寒,白晝逐長,黑夜漸短,日照的時間慢慢拉長,人們的活動也會跟著變多;陰氣逐降,陽氣漸升,活動的範圍也會跟著變大。進入微溼低溫的冬季,萬物正要度過凜冽的寒冬,而人們,正要準備,團聚。
新的一年,就從結伴走訪獅山開啟。位於新竹縣峨眉鄉的獅山古道,是一條充滿力量的步道,出發之前,必須備好體力,走踏的過程,以眼力享受美景,用心力體悟生命,定能累積人生修行的良善願力。
體力
全長約3.5公里的獅山古道,橫跨新竹與苗栗,最高點望月亭為兩縣的縣界,立有界石。苗栗南庄為獅頭,又稱前山;獅尾在新竹峨眉,也稱後山。古道路面均為人工舖設的石板石階,沿途坡度緩升,有一顆二等三角點(編號25,海拔492公尺),是一條難度低且十分安全的步道。即使下雨天,只要攜帶輕便雨具,就能享受一趟漫步雲霧中的定靜輕旅。
不知走了幾趟獅山古道,獨行或結伴,始終沒有走完全程。古道兩旁,精采的綠意生態,豐富的地質岩層,總令我斷斷續續地佇足停留,觀察物種,傾聽鳥鳴,好不快哉。輕撫沈積岩石,彷彿觸動穿越時空的開關,來到達爾文的地質課,注視著眼前的岩壁,用心觀察它的層理,將會聽見石頭訴說著它所經歷的故事。你會發現沈積岩在海底書寫紀錄,然後對板塊抬升的力量,感到驚奇。你會發現岩石與地衣的互動,然後對經歷風化之後,土壤的形成,感到讚嘆。因為,這世界的美好,都起源於腳下的這片土地。
路很長,繫好鞋帶,一直走,就是了。要走多久,自己調整,半日遊輕鬆自在,一日行精實豐富,趕路有時,漫步有時,凝望天空片刻,傾聽天籟須臾,學習融入自然,展開對話,透過感官的覺知,找到連結,練習用心觀照萬物。
心力
獅山古道是聞名全台的寺廟聖地,雙向皆可進出。古道共串連十一座寺廟,前山五寺輔天宮、勸化堂、舍利洞、開善寺和饒益院。後山六廟元光寺、海會庵、靈霞洞、金剛寺、萬佛庵與梵音寺。
寺廟群依岩洞石壁搭建,莊嚴古樸,與自然融合為一。且多數廟宇歷史悠久,矗立百餘年。參觀古剎,須先穿越山門,象徵著世俗通往菩提的入道,五大典雅山門,引導著旅人入廟禮佛,褪下塵囂,滌心淨靈。每座寺廟都有創建與修復的史蹟,多元的建築風格,珍貴的文物字畫收藏。值得用心閱讀,值得用力聆聽。
喜歡就近由獅尾出發,經由一段連續的上坡,我在萬佛庵停留喘息,看著可愛的小沙彌群象,提醒著我不忘童心。中西合壁的靈霞洞,豐富的自然元素,透過花磚、彩繪和雕塑,紋飾著古廟建築,每一個物件,每一回的凝望微觀,每一次的生命連結,總給我不同的沈澱。巖石傳經金剛寺,主體與岩洞巧妙結合,融入了與山共生的氣勢,讓人一踏入殿前空間,自然而然肅穆沈靜,喜歡尋訪古寺富有深度的細節,緩慢地找,仔細地看,尊敬地發問,總能收集禪意,累積微小的滿足。
古道串連著寺廟,古廟依附著岩洞,寺廟串連著定靜,人秉持著信念生活,從心出發,從心使力,從心修煉。
眼力
古道見證著峨眉的歷史,岩壁刻劃著海洋與板塊的故事,沿途大樹林立,藤蔓茂密,根系枝條有的攀緣而上,有的匍匐延伸,與石壁岩洞交織彩繪,在風的吹奏下,水滴的唱和中,古廟的晨鐘暮鼓,合奏出生命靜定的樂章,登獅山,宛如欣賞一場動態的藝術演出。
抬頭瞧瞧,巨木山埔姜,披掛著粗壯的酸藤,隱身在古道岔出的小徑旁,歷盡滄桑,老而彌堅。百年桂花樹,馨香濃郁,成為桑寄生和啄花鳥共同演化的生命舞台。血藤、葛藤、黃藤…..豐富的藤蔓,千姿百態,在石壁和大樹之間,纏繞旋轉。低頭看看腳下,繽紛精采,蛇根草、菁芳草和針刺草,綻放潔白。苞花蔓、蛇莓和懸鉤子,結實鮮紅,嬌艷欲滴。萬物在節氣的接續中,繁衍求生,展現堅韌的智慧。古道在四季的運轉下,沈澱自然美好的痕跡。
走入自然,總是習慣地先自我沈靜之後,再出發,學習去感知物候,從心去觀察天地。透過雙眼,遠看群山蔥鬱,近看物種多樣,注視細節的千變萬化,凝聽自然樂音傳唱。搜尋記憶裡的連結,察覺內心的轉變,接納成長的一切。
願力
我喜歡走路,獨行自在,同行快活。獅山古道因為岩洞成群,山林地理賜予了天地萬物,無限的包容。鑲嵌在洞穴的寺廟成群,建築和故事,連繫著天地萬物的緣份。一條好特別的步道!走著,走著,抬望天藍,我敬仰上天。走著,走著,俯看翠綠,我感謝土地。
<獅山古道>
所在:新竹縣峨眉鄉、苗栗縣南庄鄉
里程:3.5公里
路面:人工步道(石階、水泥路、柏油路)
生態:沿途兩旁大樹林立,石壁岩層紋理豐富,蕨、藤、真菌種類豐富。
人文:依岩壁洞穴所建佛寺,古樸且融入自然,訴說前人拓墾修行的歷史故事。
最適季節:全年皆適
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穿越山林與人間,觀察生態與群眾,凝聽松風與脈動,嗅聞芬芳與氣息,品嚐鮮嫩與悲喜,觸摸綠動與冷暖。書寫對話,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