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芒種,仲夏豔陽的照耀下,五穀展露出芒,邁向結穗成熟的豐收。五月端陽,夏天即至,百花盡謝,把握花神即將退位的時節,走一趟詩意的藤坪吧!
藤坪步道在獅山步道群當中,是知名度頗高的一條路線,沿途標示清晰明確。屹立的猿山,清澈的溪流,成熟的林相,多樣的物種,營造出靜謐的山徑。熬過了人類的商業經濟,挺過人類不當的干擾,甚至現在還必須撐過人類愚蠢的步道整治。每走一次藤坪,我都感謝它展現生存的勇氣,引導我學習面對困境的思考與堅持。
主線藤坪:藤蔓跑酷競技場
悠遊藤坪,從遊客中心前方往上進入步道,百年鴨腱藤就在入口的平台,以天旋地轉的姿態,舞出迎賓曲。主線一開始為人工的石板階梯陡上,中途穿插泥土山徑或木棧道平台,勉強算是好走的路面。步道兩旁,高大的喬木,筆直地分布在山坡上。樹與樹之間,盡是豐富的藤蔓植物。
我想像著,如果藤蔓是愛玩跑酷的小孩,那麼起伏不定的坡度,高高低低的樹幹,橫七八豎的粗枝細條,加上坑坑巴巴的大小洞穴,儼然就是森林裡的不規則障礙。爬藤小孩可以用盡千奇百怪的絕技,橫越大樹,飛越步道,擺盪枝頭,衝上樹冠,隨心所欲地穿梭在蔥鬱的山林之間。
藤蔓植物有著五花八門的跑酷高招,目標大太陽,或攀爬,或翻滾,或垂降,努力往上,是宿命,也是終極任務。左旋又右旋的主莖,纏繞前進,回轉後退。變化多端的卷鬚,分叉迴圈的嫩綠,是植物探路定位的優秀前鋒。晶瑩剔透的吸盤,一步一步黏附在樹幹上,變身成爬蟲,展現飛簷走壁的功夫。粗細不等的鉤刺,順鉤逆刺隨機固定,警戒著窺探的對手。匍匐爬行的不定根,沿著凹凸高低的路面,邊長根邊貼伏,穩紮穩打地攀登攻頂。森林裡的跑酷競技,藤蔓的向陽生存秀。
右轉親子亭:聆聽石子溪唱
藤坪主線的200公尺處,會遇到第一個叉路,交界處是座二層樓的相思樹平台。切換右邊步道後約250公尺,可達親子亭,然後續行六寮古道。可視體力右行回遊客中心,或是左轉沿古道再接其他步道。
親子亭小憩,聆聽隔著古道的溪唱。跟隨石子溪淙淙的呼喚,朝溪邊下行,將發現一處僻靜的親水區域。找個落腳處,把呼吸調整成森林的吐納,觀看清澈的水流,潺潺劃過岩洞,汨汨奔入壺穴的愛戀漩渦。藤蔓沿山壁垂降似簾,隨風搖曳著綠意,襲來植物獨有的香氣。溪澗鳥兒啁啾跳躍,覓食求愛育雛。蜻蜓在光縫照耀的石頭上逡巡停留,這美好的一幕,撫慰著尋找定靜的心。
有溪流貫穿的山林,很幸福!順流而下,豐富的生機,自河道兩旁延展生命,營造生態。逆流而上,加速的水道,廣深的水位,湍急地想釋放來自高山的能量。人生順逆無常,感謝石子溪的智慧。
右轉六寮:漫步山壁幽谷
沿著主線直行,第二個平台可稍微停留,歇坐木椅休息,享受清風吹拂身體的汗暢淋漓,諦聽鳥唱落葉婆娑。輕倚欄杆,尋找大果禾雀歸巢的足跡,傾聽山谷血藤古調的奏鳴。
右轉下行,順著樓梯木棧道可直達指南上的「藤坪大石壁」。這個地點很有趣,一眼望去是一大片長型的大山壁,中間是內凹的大岩洞,猜測是因為早先曾有溪流曲蝕穿鑿所致。岩洞裡有座短小石橋和一顆滴水穿石,總覺得這裡頭有故事,或者根本就是後人的傑作。如今偌大的山谷中,綠林遍及,喬木林立,形成遮蔭。繼續往下走石階路面,四處滿佈苔蘚,兩旁盡是蕨美羊齒,奇形怪狀的石頭和岩洞,極緩地滲出清涼水滴,漫步青翠幽谷,立刻感覺到生態切換為較潮溼的環境,身在其中,靜觀峽谷宜人風光。
藤坪步道的後段,圓石縱橫錯落,雨天時形成的小溪流穿越其中,導致行走路面濕滑,務必慎行。大約續行1,500公尺,即可走完藤坪步道。同樣地,連接六寮古道之後,就看時間和體力,再作步道銜接的選擇。
端陽健行:倘佯自然賞藤趣
粽節端午迎夏暑,來藤坪玩樂吧!選一棵藤蔓,順著植物的爬行,移動腳步跟去。有找到和土壤緊密相連的壯碩老莖嗎?尋根,並不容易。生命的起源是強而有力的能量,連繫著大地之母,以回憶的形式關愛著當下的我們。有找到勇往直前的卷鬚?或是剛萌生的葉芽?生存,也不容易。生命的持續是冒險犯難的考驗,值得慶幸的是,來自於土地的支持,源源不絕。
在藤坪步道的生存競技場裡,綠蔓的生命維持,宛如植物的跑酷比賽,仰望藍天,用盡全力勤練絕技,朝太陽奔去。開花結果,履行繁衍的使命。感謝大自然,賜與這一幕幕的逐光之旅,讓我看見,專注於目標的關鍵,以及付出勇氣和努力的重要,生命,生存,生活,一起加油!
<藤坪步道>
- 名由:「藤」這個字,是指黃藤。以前這個地方,長有很多的黃藤,可供生活利用。「坪」指的是山區裡平坦的場地,可供黃藤採集處理作業。在過去,藤坪是盛產黃藤的地方。
- 所在:新竹縣峨眉鄉六寮
- 里程:約2公里
- 路面:泥土山徑、木棧道、石板路
- 生態:石子溪、天料木、百年鴨腱藤、血藤、魚藤、黃藤……藤類生態豐富
- 最適季節:四季皆宜
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穿越山林與人間,觀察生態與群眾,凝聽松風與脈動,嗅聞芬芳與氣息,品嚐鮮嫩與悲喜,觸摸綠動與冷暖。書寫對話,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