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u 書評:https://www.pubu.com.tw/news/5113
如果你是一個遭逢人生困境,想藉由這本書找到成功方法的人,那麼,放下它吧。讀完這本書,你並不會因此而變得比較有成就,或是離成功更近一點。這本書告訴我的是──如果你是一個有夢想的人,那麼你除了夢想之外,還要有奮不顧身的傻氣。
主角Alex藉由電視問答節目,獲得了他的第一桶金。然而,他並沒有拿這一筆錢去投資或創業;相反地,他訪問各個行業的成功人士。
Alex本來是一位對大學學歷沒有信心的大學生。他希冀自己能成為一個不靠學歷、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這個點子油然而生──他想去採訪所有「像他一樣」沒有學歷、年輕成名的名人們。
Alex放著期末考不顧,跑去參加電視節目,解決他認為訪問旅途中最大的困難──經費。他找到了他的第二個騷擾對象:費里斯(暢銷書《一週工作四小時》、《人生勝利聖經》的作者)。Alex認為堅持到底、不屈不撓才能實踐夢想,於是每天寄信到費里斯助理的信箱,三十幾封信後,終於他得到回音,費里斯同意接受他的訪問。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居然敢這麼魯莽地去信要求這些大咖給他訪問,還白目地催促人家回覆。費里斯給了他一些建議,讓我大呼過癮。
費里斯說,「有恆心是好事,但『請注意到很重要的一點,我從不會表現得魯莽無理,也不強人所難。我也不會一週寫個六封信給對方。』
『如果你發現對方覺得煩了的話,那你就得往後退一些。』
『堅持到底和成為別人背上的芒刺,兩者間的差別其實很細微。』」
當然,費里斯也提供不少實用的建議。接下來的七年,Alex訪問了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世界拳擊冠軍倫納德、比爾蓋茲、賴瑞金、蘋果的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研究大猩猩的珍古德……他還替女神卡卡寫了演講稿,和Google執行長同桌吃飯。
這本書裡處處可見 Alex 懊悔的痕跡。他覺得當初的他太過稚嫩,把大咖們的金玉良言當成廢文。而這個錯誤卻在這本書一開頭,他敘述他讀的史匹柏的故事時,就已經被點出來了──
席佛斯最後成了史匹柏的導師。他建議史匹柏別再四處和人閒聊,不如等到手頭上有了品質良好的電影短片可以呈現時再回來。打從十二歲時就開始拍攝短片的史匹柏,開始著手編寫全長二十六分鐘、名為《安培林》的短片劇本。經過幾個月耗費心力的編導、剪輯,他終於把短片拿給席佛斯看。
Alex或許不那麼聰明,但是他很執著。他的傻勁在這段訪問旅途中一覽無遺。他過去做了許多選擇,對於他的選擇是否後悔過?書裡並沒有提及。但或許我們都在這本書中看到了我們曾經想完成的某個夢想,和我們已經遺失的本心。
作者介紹:艾力克斯.班納楊(Alex Banayan)
在期末考試前夕參加從未看過的益智節目比賽,居然贏得帆船等大獎,最後售出並以所得追尋夢想,向世界最成功的人取得一級的人生經驗。他經常走訪世界各地的商業會議,以及向公司領導團隊介紹「第三道門」的概念。他在蘋果、Nike、IBM、Dell、哈佛大學和其他地方的演講,贏得聽眾滿堂喝采。
而後也被《富比士》獲選為「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和Business Insider的「30歲以下最強大的人」。
譯者簡介:蘇凱恩
人生至今經歷包羅萬象,雜食性格導致誤打誤撞一頭栽進譯書世界,目前還只是隻「閱讀時不自覺挑錯,拔遍白髮推敲文字」的譯界小青鳥。另譯有《高敏感天賦2實踐篇》、《喚醒富思維》、《寬恕始能忘記》、《掌上健身房》。
書評作者:Julia Kuo
台北人,屬貓。無法低調的偽水瓶。理科腦,喜歡好看的人事物。相信閱讀與書寫是低潮的最佳解。立志成為經典而優雅的女人,可惜還沒成功。在樂寫團隊執行閱讀教學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