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寫書評】從反芻思考和自我批判的迴圈脫困

Pubu 圖文連結:https://www.pubu.com.tw/digest/share/g994OKiXNN#

《人生好難,到底哪裡出問題?》

你是否也曾經哀嘆過「人生好難」?那時你會有這想法,可能是先前發生過什麼事情讓你感到挫折,而有些原因讓你裹足不前,在日積月累下產生「人生好難」的想法,但並不是最原始的原因。本書作者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情緒;但你之所以為你,卻都是演化的錯。

作者是一位喜劇演員,曾經罹患憂鬱症,因此對於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領域頗有研究,找來藏傳僧侶和腦神經科學家一起來會談為什麼人類越演化卻越不快樂?有什麼方式可以躲過情緒的干擾?

作者詳細說明人類的演化過程,顯然人類在這場演化遊戲中是個超級玩家,擁有比起其他生物更發達的大腦及更加能夠適應環境的本能,因此才沒有被環境淘汰滅絕,但是人類卻沒有更加快樂,原因是大腦被演化的副作用不斷干擾,如情緒、慾望、思考、上癮、擔憂未來等等。

書中腦神經科學家也提到大腦傾向專注在偵測發生錯誤信息和負面事情上,在即將發生可能傷害到自己的事情時會發出信號來防止受傷。

若生長過程是在壓力或否定的情況下成長,很容易培養出內在的罪惡感或犯錯感,老是會認為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例如你傳訊息給對方,對方已讀取訊息但是沒有回應,假如此時你的想法是「他已讀不回,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前面的「他已讀不回」是陳述狀態;後面的「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是自我批判,若隨著批判性念頭而衍生更多想法,你就落入反芻思考

科學家認為聆聽自己的想法需要語言和自我覺醒,思維是在左腦顳葉和內側額葉皮質,區域大部分屬於扣帶迴皮質,這些網絡會創造出自我感,可以辨識那些是自己的想法。但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法辨別內在聲音是屬於自己,於是會感覺像是來自其他人的聲音而產生幻聽。

這讓人聯想到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裡的應思聰,他是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經常會覺得電影編劇就在他身邊,每次都說著不堪入耳的話而令他感覺被羞辱,事實上那是他產生出來的內在聲音,只是他無法區分。

這本書不像《被討厭的勇氣》滿滿地對話式紀錄,在每一章後會有一小節是關於喜劇演員、佛教僧侶、腦神經科學家三位的對話,讓人閱讀起來不會像是在看台詞劇本。若非領域裡的人閱讀時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思考三位與談人表述的內容是否為真,因為以往學習到這類的知識,大多都只是皮毛或零碎邊角。

但這本書談論的課題頗為聚焦並以科學為基礎來做論述,而且打破玄學與科學為對立兩派的既定認知,很適合想要更加瞭解精神疾病、腦類科學或感到人生停滯不前的人,讀完會有種知識藍圖被拚上一塊拼圖而更加完整的感受。

 

 

作者介紹:茹比‧韋克斯(Ruby Wax)

演藝資歷超過25年的英國喜劇演員、電視劇作家。牛津大學正念認知療法碩士。

十年前被診斷患有憂鬱症,並以令人欽佩的精力和幽默感,敦促我們結束對精神疾病的汙名。而後因其致力於推廣心理健康領域的貢獻,獲頒大英帝國勳章。著有《精神問題有什麼可笑的》(Sane New World)、《全新六週正念練習法》(A Mindfulness Guide for the Frazzled)。

 

 


書評作者:Huang 戎皇

樂寫第三屆學員。穿梭在虛擬遊戲與現實生活的玩家,堅信必須「用自殺式的配速,玩個會記得的人生」並以此做為玩家哲學。同時也是自由撰稿人、網路媒體人、行銷企劃、社群編輯、跑者。著作有《帶著勇敢去旅行,29位旅人真實出走的故事》(與樂寫第三屆學員合著)。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