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生態旅行】小雪:起起伏伏五指山

IMG_7294

節氣小雪,晝短夜長的比例,尚未走到極致,早晚逐漸產生的溫差起伏,提醒著萬物,要做好進入休憩狀態的準備。四季的輪替,緩緩地轉入冬季。

趁著冬陽高照,結伴尋訪竹東郊外的五指山。登山口附近為寺廟群聚的宗教聖地,廟會活動十分熱鬧。我們朝著姆指峰出發,預計走五指連登的路線,沿著高高低低的山脈,順著上上下下的山徑,來一趟起起伏伏的山林之旅。

五指山

山路,起起伏伏

五指山,顧名思義,狀似五根手指相連的山脈,全長4.5公里的小百岳。另有一條穿越山腰的橫向步道,為全長1公里的木棧道,是十分親民的散步路線。五指連登則是一般大眾的健行路線,微緩的上下坡,微調的海拔,隨著指頭的順序,用步伐體驗高高低低的變化。若體能允許,也可以選擇挑戰攀登陡峭的中指峰,難度較高。

走著走著,一路上彷彿有種空間感的錯置,我看著自己的腳,想著:現在是踩在巨人的那一根手指頭呢?而下一座山,又是那一根手指頭呢?有時錯亂了,就問一下同伴:現在走的是那一指?同時又聯想起許多關於矮人族和精靈的故事,彼得潘、格列佛遊記、借物少女、竹取物語、姆指姑娘……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敬畏著高聳山林的矗立,順著山勢的起伏,一步接著一步,反覆穩定地行走著,姆指接著是食指,然後中指,接下來是無名指,最後一座是小指峰。

回程行至中指峰時,遇見一位年輕的老師,獨行探勘,想規劃兒童登山營隊的路線。他說路線不熟,想跟我們一起走,為了想縮短距離,也想節省時間,於是臨時起意從中指峰陡下。沒想到路況的困難度頗高,攀繩垂降,石塊鬆滑,年輕人未持登山杖,未穿登山鞋,溪谷路線讓他頻頻顫抖,寸步難行。

IMG_7042

心情,起起伏伏

原本,我以為這趟山行,會在二個回合的五上五下中度過。原本,我期待這次山旅,可以依照自己的節奏,順著山勢切換上下坡。原本,我打算乘著天朗氣清,在緩行中享受溫暖的陽光和微風。沒想到,回程邂逅的這段緣份,讓所有原本預期的起起伏伏,產生了質變。

熟悉路線的夥伴打前鋒,陌生的年輕人走中間,我壓後,三個人開始由中指峰陡降下山。觀察這位老師謹慎的步行,加上閒談互動,我知道這條路對他來說,非常挑戰!值得慶幸的是,他有顆隨喜樂觀的心,讓他在面對任何事情,都能敞開心胸,隨遇而安。他看不到腳的踏點,會馬上發問:我要踩那裡?用左腳嗎?他錯過觀察前面的走法,暫時失去方向,手足無措的時候,會立刻求救:我現在怎麼走?每次只要我們問:還可以嗎?滿頭大汗的他,一定笑著回答:還好,這蠻好玩的!或者他會用驚訝的口氣說:哇!我都不知道可以這樣走。

陡降下山的過程中,每一步的踩踏,每一次的支撐,都是一個不簡單的專注。看著年輕人面對挑戰時的躍躍欲試,經歷艱難時的咬緊牙關,通過考驗之後的燦爛笑容。我的心情跟著他的磨練起起伏伏,時而為他擔心,時而跟著他開懷。

生命,起起伏伏

走入自然的場域裡,要相信自已,要信任夥伴,要敬畏天地。

IMG_7027

傾倒的大樹、蜿蜒的樹根和藤蔓,是森林展現的生命力,教導我們相信自己。垂掛的繩索、棧道、階梯和標示,是前人探勘留下來的恩惠,也賜與了攀登的順暢,教導我們感謝足跡。伸出手臂的山友,是旅行裡的幸運,溫暖的回握,教導我們信任夥伴。變幻莫測的天氣,獨特的山林,豐富的物候,教導我們敬畏天地。四季的多采多姿,讚嘆的林相奇石,驚豔的奧妙物種,是大自然給予的學習獎賞。

回到人間,回到生活裡的順遂,我想起山行的起起伏伏。上坡或許疲累,但經歷紮實的努力,迎來的可以是登頂的喜悅。遠離巔峰之後,下坡未必輕鬆,但無畏艱難的挑戰,沈澱累積的將會是面對生命的熱情。夥伴們,出門爬山吧!抓牢前方的繩索,握緊夥伴的手,踩穩人生中的每一步。

img_7018.jpg

 

 


書寫,自然,而然/許文卉

穿越山林與人間,觀察生態與群眾,凝聽松風與脈動,嗅聞芬芳與氣息,品嚐鮮嫩與悲喜,觸摸綠動與冷暖。書寫對話,自然而然。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