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育與語言學習的關係

語言不應存有優劣高下的分別及語言先進或落後的對比,而很多語言彼此也有一個方法來表達相近的意思。

「戲劇教育」在英國及美國的發展已有近百年歷史,現今很多國家視「戲劇教育」為一種很成功的教學方法, 它在香港不單只應用在幼稚園及小學教學層面上,近年更普及至中學及大學教育層面,結果令更多學員在劇場中發掘自己不同的天賦和才華。

戲劇是一種顯像的行為表現,從純藝術領域跨入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當中包括在教學的運用、商業培訓的運用、心理諮商的運用等等。 戲劇藉由多元化運用,使戲劇和劇場產生巨大的感染力量。

語言的學習不單需要學習語言工具,同樣可從其文化為溝通表達的內容。例如 : 從學習「戲劇世界」的不同文本,可助同學更深入認識不同時代的文化及寫作能力。透過參與一些劇場遊戲,可增加我們對抽象符號的了解能力,進而提升閱讀及寫作的能力發展;遊戲運動是孩子的主要活動方式,所以讓孩子把學習語言活動作為一種遊戲,通過組織各種遊戲活動,讓孩子在動體、動手、動口的活動中,感受語言魅力與趣味。老師將原本很難、枯燥的表達、表演變為玩遊戲,這樣既能滿足玩的願望,又能促進他們對語言表演的有效習得。

透過閱讀戲劇文本及觀賞作品,可以豐富我們人生的學習。

傳統上教授語言就是把該語言視為是一種學科知識,可能會忽略溝通技巧的重要性,單字背誦及文法記憶便成了學習語言的不二法門。這種方法可能只對檢定考試會有效用。適切地及多元化運用該語言,可以加強學習者邏輯與思維組織的能力。

「戲劇教育」可算是一種不俱有固定的教學模式 , 而「它」往往被廣大的學員們所推崇, 因為其自由式的表達方法及氛圍,屬於表達自由意志及啟發他人道理的一種工具,甚至可以透過戲劇方式去教授以學生不同的語言課程 ,而「戲劇教育」現今較為普遍的例子,就是藉由安排學生參與演出舞台劇來學習不同的語言。

真正的閱讀動力必須源自學習者內在「閱讀興趣」和「閱讀動機」。老師們應 嘗試把要教授的內容以故事及活動形式來表達出來 , 因為 可以讓內容更具體化及趣味化,特別在孩童學習層面使其書中的用語更為理解,進而提昇對學習的喜愛及滿意程度。

要有效學習語言,我們需要多一點點的好奇心,勇於用該語言來溝通交流及創作。


筆情謬思/冼文駱

熱愛閱讀,文字寫作及藝術創作,同時亦為一名終身學習追隨者。從事企業培訓及教育服務多年。先後取得心理學、中國文學、藝術評論、工商管理、電影編劇及伸展運動多項學歷認證。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