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荷蘭,讓我品嘗慢的力量與美好

人生,就像是永遠也說不清楚的一回事,除了好好把握住每一刻,就是盡情感受那屬於自己的生命了。2

2007年夏天,我來到荷蘭一個很安靜的鄉下小城市「Venlo」求學,與便利的台灣完全不同,這裡每天下午五點就有九成的店家關門,週日更是只有每月第一個星期天才會有少數商店開門半天,其他大多數店家都不營業。放假永遠比上班重要,陪家人也絕對是第一優先,不同的民情,不同的文化。然而,讓最初到荷蘭的我感到暖心的是,當地人完全不排外而且非常能夠理解我的不適應。不僅教導我簡單的荷蘭話,也告訴我可以如何找到略晚關門的店家,先採買備糧,星期六再去傳統的open market(類似台灣的批發市場)買到非常新鮮的蔬果、日常用品等。

講到吃,完全可以感受到荷蘭人最愛是炸物,如果看到賣食物的地方有大排長龍,九成九是為了買炸物,比方説:maastricht有一家Friture就要排半個小時才買得到,而且價格不低的炸薯條。

而這樣的飲食通常又與居民活動有非常大的關聯,馬鈴薯與油炸製成的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食物,顯示出體力勞動者的飲食需要,酪農業發展讓荷蘭有大量的奶製品以及花卉出口,也是荷蘭奠定經濟基礎的主要根基。眾多荷蘭美食中,還有鬆餅與「鯡魚」算是當地名產,每個open market都一定看得到鯡魚攤子,最地道的吃法就是沾點洋蔥,生吞一整條。

3荷蘭夏末的溫度變化很大,清晨不到十度,中午有太陽就必定飆上二十度,在非雨季的春、夏、秋季裡空氣很乾燥,但冬天則是常常積雪到無法上班上課。鬱金香國度,放眼望去大多是獨門獨院,家家戶戶都有個小花園,也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平坦的國家,所以最常見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車就是腳踏車,面對全球平均身高最高的荷蘭人,連小朋友騎的腳踏車都高得讓我踩不到地。即便如此,我還是非常喜歡在荷蘭踩著好不容易覓來的小鐵馬到處看,到處走。

到了初秋,太陽搭配著微風把溫度調得剛剛好,週末踩著小車到處走走,實在極為舒服。而週末總能遇到教堂裡的信眾正在做禮拜,尤其在略有歷史的古城裡,映入眼簾的歐州古宅,零零散散的人們走在街道與教堂,入耳的古老的鐘聲宛如背景音樂傳進腦海,與眼前撥放著一幕幕像電影般的畫面,實在是再適合不過。

這種溫和的聲音,讓我很不自覺地緩慢起來。腦袋變慢了,思緒卻難得清晰;心跳變慢了,活力卻充沛整個人;呼吸也慢了起來,卻總覺得每一次的吐吶都帶給進身體一股無比清爽的靈食糧。在荷蘭小鎮散步,不僅感受到古鎮特有的古典美,還有規劃過的街景與商店街帶來的現代美,迷人的城鎮在秋天的襯脫下,輕輕的,隨著紛飛的落葉,甚或沒了葉的樹,搭著美麗的天色,迷人的暖空氣,散發著專屬於她的美。4

對於改變,我傾向認為是指「心」的改變。這一趟旅行,帶給心靈一抹截然不同的成就感,一場無關於時間緊湊或是計劃精準安排的挑戰,而是在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文化下,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熱愛每一天短暫的生活,把握住這每一次美好的機會,享受生命的滋味。


樂寫第三屆寫手/陳京琴

在三個孩子與工作中感受美好。定居台北,家鄉桃園。工作後請辭赴英一年,走訪十個國家,拿下碩士,並賺回半桶金。回國覓得靈魂伴旅是最幸運的事。
《帶著勇敢去旅行》一書之作者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