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跟同事討論工作時,我們討論了一些關於正念減壓、冥想、禪修的議題,同時她也提到了一些音樂療法及森林療癒的方式,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於是我開始上網搜尋與森林療癒相關的資訊,網路上的資訊不多,尤其是台灣本土的資訊更是稀少,但倒是找到一些森林療癒的書單,不過有些書年代久遠,連圖書館都找不到,查詢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本2022年由台灣森林保健學會秘書長余家斌先生所著的《森林療癒力》。
這本書為我揭開了森林療癒神秘的面紗,作者針對現代人文明病因、森林療癒的起源、產生功效、實際作法、各國現況與台灣發展做了宏觀的介紹,因此我認為對於想要建構對這個領域具有輪廓性的認識,這是一本相當適合的指南,當初我在查詢林務局的網站時,對林務局推出的證照與相關單位之間的關係,感到疑惑,但藉由作者本身的學經歷與本書的介紹,便能清楚地了解森林療癒領域在台灣的發展與現況。
除此之外,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個部分:
第一,森林浴體驗可以提升免疫力:平常我們感受到的只是在森林裡散步滿舒服,聽到人家常常說的芬多精感覺很抽象,到底有沒有效其實心裡也沒有很肯定,但書中提出了一些日本的研究數據,證實森林之旅能夠促進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與數量提升並延長時間,而且一趟三天兩夜的森林旅行,促進的效期可以長達30天之久,免疫系統是人體重要的防衛與修復機制,因此森林療癒對於促進免疫系統健康是相當有幫助的。
第二,森林中的五感體驗有助於紓壓:透過作者的介紹,對於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的各種體驗活動有近一步的認識,例如:除了在林中的健行、運動之外,在森林中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各色的植物色彩或是閉上雙眼坐著聆聽森林中的聲音並記錄下來,或是擁抱大樹、脫掉鞋子踩泥土草地的實際感受以及品嚐林中野菜、手作DIY等小活動,都是讓心靜下來,能夠重新注入元氣的療癒體驗。
第三,德國自然療法發展現況:德國在十九世紀時就開始發展以地形療法來改善心血管疾病等症狀,在巴特霍芬鎮建立了第一座自然療法基地,也發展出著名的克奈普療法,其中包含水療、植物療法、運動、飲食、內在平衡五個元素,甚至進入德國的醫療系統,最厲害的是德國政府認可的復健療法,只要有處方簽,就可以由德國健康醫療保險給付,後來更延伸了德國健康旅遊產業的發展。
兩年前,與妹妹結伴到阿里山小旅行,經過三天兩夜的芬多精沈浸後,讓困擾我一個多月的頸椎壓迫竟然好了,當時我不明所以,閱讀本書,藉由作者的介紹,才了解原來森林具有如此神奇的療癒能力,真的很特別,具備療癒功效的森林場域是需要透過評估並認證的,目前台灣參考日本及德國的森林場域驗證標準,經過認證並作為重點發展區域的有八處,阿里山是其中一個,我個人自從頸椎壓迫不藥而癒後,對阿里山的好感爆表,常常推薦凡有身心不調的朋友都一定要上山療癒一下。
森林,不僅可以促進身心健康,還能夠幫助人們感受自然、增強生態與環保意識。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森林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與能量。孩子、職場人士、老年人等不同的族群都可以從森林中受益,維持身心健康並提高生活品質。相信森林療癒在台灣的應用和發展會越來越普及,成為人們回復健康、感受幸福的其中一個方式和選擇。
輸入優惠代碼cowrite30可享82折優惠喔!!!
筆者簡介
第八屆圓夢寫手成員/ArtLuân
棲身台北,喜喝香草拿鐵,
從事視覺設計多年,
不時與另一個自己糾結時間分配,屢屢思考人生,仍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