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藝術區──聚集的藝術在發光

北京特派員/秦子媛

趁著清明連假,背著背包,搭上地鐵和公交車,輾轉來到798藝術區。

798原是1950年代蘇聯援建、東德設計的電子工廠,建築屬於現代主義風格,因為都市面積擴張,導致原有工業外遷,2008年在北京奧運的推廣下促成大量藝術家進駐,形成現在的文創產區。

漫步在寬敞的街道裡,彷彿有置身歐洲的錯覺,現代主義的建築融合了巷弄裡的街頭塗鴉是新舊藝術巧妙結合的象徵,除了懷舊的歷史遺跡之外,也能在街頭轉角發現青年的創意揮灑。

Picture (63)

除了獨特的歐式建築之外,798還有許多藝術家獨創的小店,包含吉他、3D打印、畫廊、陶藝品、攝影展,而最令人因象深刻的是由一群年輕人創辦的小店──色彩房。

Picture (64)

 

色彩房的入口像是一般的小通道,走近它時,便會被門外擺設的藝術創作深深吸引,幾位年輕藝術家就坐在展示架旁,用藝術作品釋放他們的靈魂,屋裡的空間更是令人著迷,舒曼的音樂、精緻的作品讓人彷彿與藝術正面撞擊,色彩房就是有這種魔力,強烈的磁吸著旅人的目光。

逛了一會兒,前方漫長的隊伍遮住了視線,探頭一看,原來是街頭插畫家正在提供5分鐘速畫圖,師傅拿起一支黑筆從眼神開始描繪,一一畫上輪廓,簡單勾勒出雛形後,用粉彩上色。粉彩本來是一叢叢不均勻的色塊,但在師傅拿出棉花棒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師傅用棉花棒在畫紙上輕輕一抹,粉彩瞬間變得柔和滑順,少了顆粒感、多了水潤感,整張畫更顯得靈動活潑,就這樣幾筆的修飾,一張畫就完美誕生了。

Picture (65).jpg

不禁佩服起師傅的好手藝,這是中華的達人文化,一種用藝術與人群互動的方式,那些看似隨意的幾筆線條,可能是師傅幾十年的經驗和對視覺的敏感,一一積累而成的深厚底蘊,輕描淡寫,卻又歷久彌新。

Picture (66).jpg

再來談談798的咖啡文化吧!在這裡,看不見知名的連鎖咖啡業者,而是許多別緻的咖啡小店蜷縮在街角巷弄裡,提供旅客悠閒的歇息空間,這些小店獨立且具個人特色,對喜歡咖啡文化的饕客無疑是個極佳的選擇。

Picture (67).jpg

798是藝術的集散地,它的集結讓藝術家的創意有了加乘的效果,新舊文化在這裡和諧並存,也為旅人們提供跨時代的文化饗宴,也許轉個彎,就能看見專屬於你的藝術小店。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