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有機與太陽能綠電,走進泰豐農場一起「種」電

新竹區圓夢寫手/李浩玄

吳宗奇先生,曾為聯電經理人,將大半青春付給了台灣的科技產業,卻決定退休轉做小農,拿起鋤頭,捲起袖子,除草拔草,不惜汗水淚水滴落每寸田邊。是什麼的因緣,又是什麼樣的轉念才會讓科技人走出FAB,重新Reset自己,親近自然與土地呢?

那是個晴空萬里的大陽天,我們從竹北出發,應我的請求吳大哥帶我去參訪他的農場,很難想像幾年前吳大哥每天仍過著科技業早出晚歸的生活,一種只有科技人才知曉的FAB歲月。我們一路南下目標大哥的太陽能電廠同時它也是養菇農場。進入彰化鄉間,一眼望去是無邊際的農田平原。心是微微悸動於此刻的美景,種稻的、種花的、種菜的,一畝接一畝,永遠數不完的幾何邊線,我們一路奔馳。

同為科技人的我很能理解,壓力總是如浪潮一般,一波接一波不曾停歇,不見天日的FAB生活,幾乎每位我所認識的,都在想何時可以遠離FAB,但為了工作,為了生活,總是想過一年又一年,就在幾年前似乎上帝不打算再給他呼嚨了,健康檢查發現了大腸癌,吳大哥一開始也跟每個病患一樣的感受,晴天霹靂,然後就問自己為什麼是我?

還好平常已經有在注意一些健康飲食訊息,慢慢先穩住自己的心情,開始理性的分析自己可能致病的原因,一如優秀FAB經理人排除issue的理性邏輯與科學分析,在四處求診確認病情中很幸運的遇到台中榮總王輝明醫師,王醫師首先給他的建議是改變飲食,戒除肉食改為的蔬食飲食,說白話一點就是改吃素,甚至最好朝向有機飲食,他很快的接受醫生的建議,甚且他還決定乾脆退休了,好讓自己轉換空間與心境。

說也奇怪,這樣之後一切的療程效果就如王醫師所料非常順利,大腸癌這一般人聞之喪膽的致命疾病卻異常安分,經過幾年之後身體非但沒有異樣,還比之前更有活力,這才開始啟動了他的退休職涯思考,當然他很清楚大腸癌給他的啟示,無毒有機親近自然。

一場偶然的簡報讓他知道農場同時太陽能「種」電的可行性,他為自己訂一個目標,搭個農莊讓退休也許還可以有一份驚奇的事業,雖然無法賺大錢,但給自己怡然自得的生活應不成問題。就跟很多科技主管一樣,他買房子在竹北,但他卻選擇遠離竹科的彰化買農地,因為日照率較高。

從最簡單的養木耳開始,菇寮上搭太陽能板,建立養菇的水源系統,自動過濾,自動噴水噴霧來滋養木耳,運用科技人的分析與工程能力,改善了傳統菇寮的混亂,他的木耳菇寮就如小型FAB,他以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解決一般農民可能要花數年才能解決的病菌滋生問題,這都是靠在科技廠所訓練出來的資料收集,理性邏輯與科學分析的能力。

Fig03

我不由得佩服這位吳大哥,面對人生劇變的一場「癌決戰」,竟轉換出如此淡定的決心與毅力,相信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台積12廠,現在吳大哥剛完成二場,他說有機會三場,四場繼續建廠,他述說著,拜近年科技的進步與成本的下降,其實大陽能電廠的成本現在7年就可回本了,可惜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公部門資料竟然還是20年前的資料。言談之間他很確信農場種電其實這對農民的收益是有幫助的,最少有一部分的收入與農作可以互補。

我好奇地再望著他的電力輸出入轉換設備,還有自動水源過濾與噴霧電控系統,科技人的科技思維還真無所不在,才一年的時間,他種的木耳已經比一般農民種10幾年養出的木耳好太多了,無論是大小、樣態,還有膠質含量,在我開的蔬食小店除了當配菜還把它做成黑木耳露麵線還有大滷麵,附帶一提糖質營養素對身體健康運作相當重要,黑木耳可說是便宜又豐富健康的選擇。

一如所有的農民,最頭痛的總是通路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也開始試著嘗試做成商品,今年他開始推出以自己農場的木耳做成的黑木耳露,木耳膠質非常飽滿,十足真材實料。

小農不小,一畝小田,天地人和諧共處,無毒栽種,以有機的心照顧土地與農作,找出人、土地、自然及綠電的平衡點,期盼吳大哥更多不一樣的產出。

Fig08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