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圓夢寫手 / 黃巧宜
「過年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味道呢?是甘甜?是酸苦?是疼惜?還是幸福?那是我未曾面對的記憶!
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過年」,是我出嫁後第一年的新年,平時雖然大家忙著工作,卻一定會在除夕的前2週,開始有新年的準備動作了,因為夫家的兄弟多,侄兒也多,從除夕到初五的春節時光,總是脫離不了歡樂與熱鬧,從早到晚總有遠方的親人或朋友前來祝賀和團聚,一起回憶起當年勇,那樣的熱情與地主之誼如杜甫詩所言: 「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雖不是樽酒,也非鄰翁,藉由茶香不也是詩所言這般景緻!
除夕一早,先張貼新的春聯,在家裡四周貼上喜氣的字條,也一定會在門前換上新的威武神祇──「尉遲恭與秦叔寶」或「神荼與鬱壘」,除了感謝一年來的鎮坐與保祐,願在未來的一年也能平安順利,這樣的習俗很平常,對我來說卻是感動。

接著最大排場工程上場了,祭神奉祖的菜餚張羅,可比擬起滿漢全席了,我這個廚房新手,只有端菜及挑菜的份兒,上下來回忙碌著,眼見盤中飧,是一盤比一盤精緻,一道比一道豪華,包括佛跳牆、長年菜、烏魚子、全雞、全魚等料理,還有象徵步步高陞的年糕(閩南語稱甜粿)及發財喜氣的發糕,定會出場!最特別的是,年年是主角的「湖南臘肉」,想來是代表這個家的精神支柱吧!許多的年菜,我未見過,卻在那一年令我眼界大開,嘆為觀止。
新年,年年過,看似年年相同,每年準備的料理,脫離不了山珍海味,總摻雜著冷暖人情,十幾年光景了,我卻在今年,特別思念起我的父親!我突然好奇,小時候過的年是怎樣的情景呢!當我刻意問起母親,是怎麼「過年」的往日故事?卻意外勾起我與父親的情感,是那麼遙遠又緊密!

國小五年級以前,住在高雄,存放些許記憶,除了居住在高雄外,也住過台中許多地方,是游牧民族遷徙者,外婆家在台中,回媽媽的娘家時,我卻捧著模糊記憶,我的「過年」,只有記憶中那些人物,只有存放每個人開心的笑容,父親呢!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好像從來都沒有出現過,河水流經過的地方總會有痕跡,父親呢!在哪裡有足跡?
他是個浪跡天涯的漢子,是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樂天派,求學時,不與他親近,可說一點也不了解他,我的過年,童年沒有年味,直到出嫁的第一年,我抱著滿週歲的嬰孩回娘家時,有種真的回到「自己家」,那種真實感。他的關心我從來沒有感受過,不明白他的關心是什麼?直到今年,那時間的河流,劃出了我深藏的記憶。
從出嫁那刻起,堅持舉行我的訂婚喜宴,原以為是他好面子使然,如今想來,反而感謝父親的堅持,因為有那樣的儀式,讓我知道有家人的支持。在初二回娘家對我說,桌上有我最愛吃的鮮蝦料理,整盤都屬於我一個人哦!在我嫁人第二年期間,特別跑來看我,只為了送上一盒「太子油飯」,記憶中他那欲言又止的模樣,纖瘦的身形,卻已理下他為人父親的愛,因為他的愛就在那年之後,再也沒有機會為我做任何一件事了。
罹癌生病的他,不到一年的光景,是我人生中最悲苦的日子,因為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側,我陷入家庭與親情的兩難,在他撒手人寰那刻起,我竟只能捧著他的骨灰罈,緊緊的環抱著,那種感覺,像是未曾離開我身邊似的,我竟未在生前好好抱過他一次,說聲爸爸,我愛您。
「過年的味道」是什麼?那是一股輕輕柔柔的味道,偏偏想忘,就是忘不掉。
從不知什麼是年味的我,直到幸福的熱鬧圍爐開始,我知道我擁有著父親隻字片語的陪伴,和年年一起渡過的親人家人,我如此珍惜著呢!你有特別思念的人嗎?別忘了!一定要好好抱抱身邊最重要的人,把思念之情轉化成珍惜之心,時時刻刻把握當下,捧著愛在手中,在幸福圍爐時緬懷綿綿不絕的家族記憶。
妳對父親的情感,讓人深受感動。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