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寫書評】《哲學大爆炸》:一路狂奔的哲學之旅

Pubu 書評連結:〈一路狂奔的哲學之旅〉

Pubu 購書連結:《哲學大爆炸》

坐穩了,一場既發散又收斂的思維之旅即將展開,我們將拆解邏輯,閱讀神秘,踏上喜劇的草原,再把大腦裡所有的神經元都點亮,趕緊跟上,掉隊可不會停下來等你喔。

書評作者 / 楊少康

事情始於一通關於聖誕老公公的電話,因為文化差異,我們先置換成國內火紅的佩佩豬來幫助理解吧。你接到兒子朋友媽媽打來的電話,說要取消計畫很久的動物園出遊,因為她女兒相信世界上有佩佩豬,她覺得這樣很好,希望繼續保持。而你家小孩因為你在他指著桌上的豬排問「這是什麼豬」的時候,脫口答了佩佩豬導致他崩潰大哭,不得不攤牌告訴他粉紅色長得像吹風機的豬其實不存在。

147544

電話那一頭表示,動物園的豬會引發相關話題,你的小孩可能會把這個驚天秘密說出來,因此希望取消出遊。碰到這種狀況,一般人不外乎三種反應:一,同意對方,取消出遊。二,嘗試說服,建議行程繼續。三,跟對方保證會用竹筍炒肉絲讓兒子連佩佩豬的ㄆ都發不出來。但作者艾瑞克・卡普蘭的反應比較不一樣。

他出了一本書。

書的首篇,他對這種「犧牲與現實人物的關係以維持與虛構人物的關係」的行為提出兩種可能的模型,騙子瘋子。騙子很容易理解,因為聖誕老公公只給乖小孩禮物,家長很願意每年花點錢讓尖叫聲小一點,一句再不乖就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就像你苦口婆心叫小朋友刷牙,可能唸千百遍都講不聽,但巧虎一開口,就拿著牙刷到浴室去報到了。

而瘋子比較複雜,卡普蘭假設對方可能有某種解離症狀,一部分相信聖誕老人,一部分不相信,是一個「信且不信」的個體,衍生這個論點,他開始思考「信且不信」是可能的嗎?進而開啟了一連串腦際漫遊。

首先他找上邏輯,因為邏輯是一切立論的基礎,「信且不信」這種矛盾的命題在邏輯中是有稱呼的,就是所謂的悖論,邏輯學自有一套方法對付它,通常是通過制定規則來限制命題,但卡普蘭發現這些規則本身會打破規則,比如形容詞「不可描述的」就是一種描述,為了避免自我陳述與自身意義相反的悖論,不得不定下「『不可描述的』是可描述的」這個句子沒有意義的規則,但規則成立就表示這條規則對該句子進行了定義,又產生了新的矛盾。

alphabet black and white business child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卡普蘭沒辦法從邏輯領域找到任何支持,轉往光譜的另一端,也就是神祕主義,走過奧義書、大小乘佛教後,情勢看起來還不錯,因為神秘主義的精神是現實本來就諸行無常的矛盾,每個人都是正確的,同時也都是錯誤的,所以「信且不信」聖誕老人是正確,更甚者,聖誕老人存在是正確的。

不過這樣的思想就表示,某種在聖誕節發送天花病毒而不是禮物的天花老人存在也是正確的,半夜跑到床邊發送體脂肪的肥胖老人呢?作者發現一切皆為真會產生很多問題,神秘主義顯然對釐清「信且不信」沒有幫助(有趣的是,這個結論是基於邏輯定下的)。卡普蘭再次把矛頭一轉,他發現有種生活哲學天生擁抱矛盾,事實上它的本質就是矛盾,那就是喜劇,利用不合時宜讓你的腦細胞在合理與不合理之間劇烈震盪,從而併發出歡樂。

animal bandana canine close up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Pexels.com

原文摘寫如下:

喜劇跟神秘主義一樣……它把悖論的兩邊視為一個更大的整體,沒有否認任何一邊……它跟邏輯一樣指出矛盾,並給我們工具去批評矛盾……但鼓勵我們以更寬容的路線面對。

解決了「信且不信」矛盾問題,後續的篇章都在闡述作者心中的聖誕老人,特別介紹了某位思想家阿里的論述,這部分即使用最寬鬆的標準也很難說是大多數讀者需要的閱讀材料,而且這本原文名為《聖誕老人存在嗎?》的書,最後似乎也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我認為作者想要表達的訊息其實很清晰。

不管題目是什麼,也不管正確解答是否存在,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親自踏上探詢答案的旅程,而不是寄望某個高人(或是 Google)直接給你解答,因為探究的過程、問題與答案,都同等重要。


作者介紹:艾瑞克・卡普蘭(Eric Kaplan)

CBS情境喜劇《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的共同執行製作人(也身兼編劇)。過去他曾為《大衛・萊特曼深夜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飛出個未來》(Futurama,這讓他贏得一座艾美獎),還有《痞客二人組》(Flight of the Conchords)寫劇本。卡普蘭是哈佛畢業生,現在正在柏克萊大學完成他的博士論文。

譯者簡介:吳妍儀

中正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哲學的40堂公開課》、《哲學經典的32堂公開課》、《一口哲學》(以上皆為漫遊者文化出版)、《購物台專家為什麼能說服你?心理學家教你突破心防的說服術》(商周)、《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麥田)、《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為什麼是碳?》(貓頭鷹出版社)等書。

楊沐恩,軟體工程師兼業餘作家,著作有《帶著勇敢去旅行,29位旅人真實出走的故事》(與樂寫第三屆學員合著),學生時代因推薦太多書本給學校圖書館被發信制止,手不離書,書不離手是他的最佳寫照,目前經營個人創作粉絲團:「三更有夢沐當枕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